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非诺洛芬钙

非诺洛芬钙

通用名: 非诺洛芬钙

别名: 苯氧布洛芬钙

英文名称: Fenoprofen Calcium

非诺洛芬钙是什么药?

非诺洛芬钙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

非诺洛芬钙有哪些用途?

非诺洛芬钙适用于各种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及其他软组织疼痛。亦用于其他疼痛,如痛经、牙痛、损伤及创伤性痛等。

非诺洛芬钙有哪些制剂和规格?

非诺洛芬钙有多种制剂,它们的给药方法、途径和吸收速度、稳定性都不一样,各有特点。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有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 非诺洛芬钙片:0.2克;0.3克。

  • 非诺洛芬钙胶囊:0.2克;0.3克。

  • 非诺洛芬钙肠溶胶囊:0.15克。

用药前须知

什么情况下禁止使用非诺洛芬钙?

  • 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

  • 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禁用。

  • 对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哪些情况下谨慎或者避免使用非诺洛芬钙?

  • 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请遵医嘱用药。

  • 有哮喘的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谨慎使用。

  •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谨慎使用。

  • 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及高血压患者,不可自行用药,需咨询医生。

我该如何用药?

  • 抗风湿:每次口服300~600毫克,依病情轻重每日3~4次。

  • 镇痛(轻至中度疼痛或痛经):一次200毫克,每日4~6次,成人每日最大剂量不可超过3200毫克。

是否增量或减量,均需按照医嘱严格使用。

食物可减少本品的吸收量和减慢吸收,可在服药前咨询医生,或者参考药品说明书。

儿童和老年人如何使用非诺洛芬钙?

  • 儿童处在身体发育阶段,肝脏、肾脏、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因此用药不同于成人,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

  • 老年人因器官功能衰退,对药物的依从性、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请遵医嘱酌情减量用药。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非诺洛芬钙不用于单纯的退热治疗。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如果出现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耳鸣、嗜睡、高热等不良反应,反应轻微,可以坚持用药。如果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或者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非诺洛芬钙可能出现许多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以下严重表现,请立即寻求急救处理:高热、嗜睡、意识模糊等。

出现以下情况,也需立即就医:

头痛、头晕、耳鸣、腹痛等症状较严重时。

非诺洛芬钙应该如何保存?

  • 非诺洛芬钙应该在室内避光、干燥处密闭保存。

  • 药物要远离儿童。

非诺洛芬钙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非诺洛芬钙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 可出胃灼热、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便秘、消化道溃疡及出血等。

  • 可有过敏性皮疹、瘙痒等。

  • 可有头痛、头晕、困倦等。

  • 偶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等。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哪些药物会与非诺洛芬钙相互作用?

  • 合用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可导致出血的风险增加。

  • 合用呋塞米,可使排钠和降压作用降低。

  • 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合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升高。

  • 合用地高辛,应减少地高辛剂量,防止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

  • 合用抗高血压药物,可降低降压效果。

  • 合用抗糖尿病药物,可增强其药效。

  • 与丙磺舒合用,本品的血药浓度增高,可出现中毒。

  • 本品不应与中等或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合用,合用可导致甲氨蝶呤排泄受阻,出现中毒。

  • 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时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倾向。

  • 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可增加对肾脏的毒性。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非诺洛芬钙?

根据美国FDA颁布的标准,非诺洛芬钙口服给药,属于妊娠期安全等级B:在动物繁殖性的研究未呈现对胎儿有风险,但没有在妊娠妇女进行适当、有对照组的研究。

在妊娠晚期或临近分娩时用药,非诺洛芬钙属于妊娠期安全等级D:根据研发或上市后或在人的研究的不良反应数据,有确凿的对人胎儿风险的证据,但使用该药物的潜在益处可能超过潜在风险。

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使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如果要用药,应暂停哺乳。

如何合理使用非诺洛芬钙?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 非诺洛芬钙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性,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 非诺洛芬钙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以免形成耐药性、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