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
正名: 骨碎补
英文名: Gusuibu
拉丁名: Drynariae Rhizoma
别称: 石庵闾、猴姜、石毛姜、猢狲姜、石良姜、过山龙、爬岩姜、石岩姜、碎补、黄爬山虎、树蜈蚣、地蜈蚣、麻鸡翅膀、肉碎补、搜山虎、猴掌姜、石连姜、毛姜、石巴掌、申姜、岩连姜
什么是骨碎补?
骨碎补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干燥的根茎。
骨碎补味苦,药性温。归肝、肾经。
骨碎补的主要成分有黄酮、四环三萜、留醇等,其中黄酮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骨碎补,柚皮苷含量不得少于0.50%。
功效与作用
骨碎补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消风祛斑的功效。
骨碎补内服可用于治疗跌仆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用可治疗斑秃、白癜风。
目前,骨碎补还被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纤维肌痛综合征。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有骨碎补过敏史的人,禁止使用。
阴虚内热者、血虚有火者、没有淤血者,禁止服用。
如果您正在服用柴胡、独活等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孕期及哺乳期女性使用前务必咨询医生。
如何使用骨碎补?
骨碎补可煎汁服用,也可制成丸剂、散剂服用,服用时务必遵医嘱,不可自己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服用时,每日常规用量为3~9克,具体用量请遵医嘱。
外用时,可将新鲜的骨碎补捣烂敷于患处,也可以将骨碎补研成粉末敷于患处。
鲜骨碎补与洋金花、侧柏叶等中药配伍泡酒,具有补肾通络、和血生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斑秃、脱发等。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避免食用羊肉、羊血以及辛辣、热燥等刺激性食物,具体请咨询医生。
不宜同时服用风燥类药物,如柴胡、独活等。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传统医学认为骨碎补无毒。
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能会引起以下不适,这时一定要立即停药,如果症状没有好转还需就医治疗。
口干
瘙痒
皮疹
胸闷
如何选购骨碎补?
骨碎补主产于湖南、浙江、广西、江西。
骨碎补:为扁平长条状,有弯曲和分枝。表面有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十分柔软。两侧和上表面都有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部分有叶柄残基和须根残留。骨碎补质量轻、质地脆、容易折断,断面为红棕色。骨碎补没有臭味,味道微微发涩。好的骨碎补条粗大、棕色。
骨碎补饮片:为不规则的厚片,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常有残留的细小棕色鳞片,有些还存在圆形叶痕。切面为红棕色,有排列成环的黄色点状维管束。气味小,品尝时微微发涩。
烫骨碎补:为骨碎补饮片加工而成,形状与骨碎补或骨碎补饮片相同,整体膨大鼓起,质量轻、质地疏松。
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
含骨碎补的中成药有哪些?
骨折再生丸:具有接骨续筋的功效,用于骨折中期。
骨仙片:具有填精益髓、壮腰健肾、强壮筋骨、舒筋活络、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骨质增生引起的病变。
接骨灵贴膏: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闭合性新骨折及跌打损伤、扭挫伤等软组织损伤。
益肾补骨液:具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劳伤腰痛、筋骨折伤。
筋骨宁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闭合性骨折及跌打损伤。
骨碎补和自然铜功效一样吗?
骨碎补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干燥的根茎,自然铜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二者功效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骨碎补和自然铜都具有活血续伤、止痛的作用,可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筋伤。
骨碎补还具有补肾强骨、消风祛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筋骨痿软、斑秃、白癜风等;自然铜善于接骨,多用于治疗骨折肿痛。
用药误区
误区:骨碎补都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骨碎补可分为生骨碎补和烫骨碎补。生骨碎补擅长活血续伤,主要用于跌扑闪挫的治疗;烫骨碎补擅长补肾强骨,多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等。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骨碎补都可以用来治疗跌打损伤。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45)
- 板蓝根(989)
- 青霉素(860)
- 阿司匹林(738)
- 枸杞子(685)
- 菊花(646)
- 阿度西林(617)
- 黄连(602)
- 大山楂丸(578)
- 甘草(537)
- 奥美拉唑(525)
- 百合(431)
- 三七(405)
- 巴多昔芬(394)
- 增液颗粒(335)
- 生津消渴胶囊(300)
- 麻芩消咳颗粒(296)
- 阿福特罗(292)
- 英花片(291)
- 维A酸(289)
- 何首乌(274)
- 丙酸氟替卡松(272)
- 五灵脂(271)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0)
- 哌拉西林(264)
- 氯拉洛尔(263)
- 醋酸甲萘氢醌(261)
- 安胃止痛胶囊(259)
- 麻苏止咳颗粒(258)
- 青藤碱(257)
- 七子填精口服液(256)
- 诺替西泮(255)
- 柳栎浸膏(254)
- 氨来咕诺(253)
- 环硫雄醇(253)
- 己烯雌酚(250)
- 猴头菌提取物(249)
- 巴柳氮(248)
- 麦味地黄口服液(248)
- 硫酸司巴丁(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