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正名: 槐花
英文名: Huaihua
拉丁名: Sophorae Flos
别称: 槐蕊
什么是槐花?
槐花是豆科植物槐干燥的花和花蕾,前者一般习惯称为“槐花”,后者一般习惯称为“槐米”。
槐花味苦,药性微寒。归肝、大肠经。
槐花的主要成分有黄酮及其苷、甾体、皂苷及其苷元、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其中,黄酮及其苷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槐花中,总黄酮(以芦丁计)的含量不得少于8.0%,芦丁的含量不得少于6.0%;干燥的槐米中,总黄酮(以芦丁计)的含量不得少于20.0%,芦丁的含量不得少于15.0%。
功效与作用
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
现代研究显示,槐花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焦虑、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槐花可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目前,槐花还被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炎、大肠癌。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有槐花、槐米过敏史的人,禁止服用。
脾胃虚寒者,请谨慎服用。
阴虚发热但无实火者,请谨慎服用。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服用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如何使用槐花?
槐花可煎汁服用,也可制成丸剂或散剂服用,服用时务必遵医嘱,不可自己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5~10克。
外用时,可取适量槐花煎水后熏洗患处,也可研成粉末后撒在患处。
槐花与生地榆配伍泡酒,可清热凉血、止血调经,能缓解崩漏下血不止。
温馨提示
用于清热降火时,宜选生槐花;用于止血时,宜将槐花炒炭后再用。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避免寒凉、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和茶类等,具体请咨询医生。
槐花出现发霉等变质迹象时,请停止使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传统医学认为槐花无毒。但是现代研究发现,过量服用槐米会导致血淋巴细胞突变。所以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请务必咨询医生。
如何选购槐花?
主产于河北、山东、江苏、辽宁等地。
槐花:完整的槐花花萼为黄绿色钟状,前端5浅裂;花瓣黄色或黄白色,共5片,其中1片较大,近似圆形,其余4片为长圆形。雄蕊有10个,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为弯曲的圆柱形。槐花质量轻,气味小,味微苦。
炒槐花:性状与槐花相似,不过表面为深黄色。
槐花炭:性状与槐花相似,但是表面为焦褐色。
槐米:为卵形或椭圆形,花萼下部有数条纵向纹理,花萼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质量轻,手捻时会破碎。气味小,味微苦涩。
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注意防潮、防蛀。
含槐花的中成药有哪些?
止红肠辟丸:具有清热凉血、养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热引起的肠风便血、痔疮下血。
心宁片:具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缓解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也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血栓心脉宁胶囊:可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治疗气虚血瘀造成的中风、胸痹,可缓解头晕目眩、胸闷心痛、心悸气短、半身不遂;也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化痔片:具有清热、凉血、行气散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痔、内痔、混合痔、内外痔血栓。
痔疮止血丸:可清解肠风湿热、凉血止血,用于治疗痔疮出血、肠风下血等。
槐花和槐角功效一样吗?
槐花和槐角都来源于豆科植物槐,功效相似,不过也有不同点。
槐花和槐角都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可治疗血热造成的便血、痔疮出血等,也可用于治疗干热造成的目赤、头痛、眩晕。但是槐花的止血作用比槐角强,而槐角的清热作用强于槐花。
槐角还有润肠的作用,而槐花没有。
用药误区
误区:槐花泡水代茶饮可长期服用
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泡水饮用可以缓解便血、痔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不适。但是槐花味苦,性寒,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所以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并遵医嘱服用。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45)
- 板蓝根(989)
- 青霉素(861)
- 阿司匹林(741)
- 枸杞子(685)
- 菊花(647)
- 阿度西林(618)
- 黄连(603)
- 大山楂丸(578)
- 甘草(537)
- 奥美拉唑(526)
- 百合(431)
- 三七(406)
- 巴多昔芬(394)
- 增液颗粒(335)
- 生津消渴胶囊(301)
- 麻芩消咳颗粒(297)
- 阿福特罗(292)
- 英花片(292)
- 维A酸(289)
- 何首乌(274)
- 丙酸氟替卡松(273)
- 五灵脂(273)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0)
- 氯拉洛尔(264)
- 哌拉西林(264)
- 醋酸甲萘氢醌(262)
- 安胃止痛胶囊(260)
- 麻苏止咳颗粒(259)
- 青藤碱(257)
- 诺替西泮(256)
- 七子填精口服液(256)
- 环硫雄醇(254)
- 柳栎浸膏(254)
- 氨来咕诺(253)
- 己烯雌酚(251)
- 猴头菌提取物(250)
- 巴柳氮(248)
- 麦味地黄口服液(248)
- 硫酸司巴丁(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