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穗
正名: 荆芥穗
英文名: Jingjiesui
什么是荆芥穗?
荆芥穗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
荆芥穗药性微温,味辛,归肺、肝经;荆芥穗炭药性微温,味辛、涩,归肺、肝经。
荆芥穗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有机酸、萜等,挥发油和黄酮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干燥的荆芥穗药材中,挥发油的含量不能少于0.40%(ml/g),胡薄荷酮的含量不能少于0.080%。
功效与作用
荆芥穗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荆芥穗炭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荆芥穗具有抗病毒、止血、抗氧化等作用。
荆芥穗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疹、麻疹、疮疡初起等;荆芥穗炭可以用于治疗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有荆芥穗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荆芥穗。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者,不宜使用荆芥穗。
如果您正在使用乳酶生或者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使用荆芥穗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使用荆芥穗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儿童及年老体虚者使用荆芥穗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荆芥穗?
荆芥穗和荆芥穗炭都可以煎汁内服,服用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荆芥穗和荆芥穗炭每日常规用量都是5~10克。
荆芥穗配伍葱白等煎水淋洗,可治疗阴囊肿大。
荆芥穗可以泡酒使用,例如:
万病无忧酒:和当归、川芎、白芷等中药配伍泡酒,有养神理气、祛风活血、除百病、补虚损的作用。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荆芥穗炭不宜和乳酶生同时服用。
河豚、驴肉、黄花鱼、螃蟹等食物,可能会影响荆芥穗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荆芥穗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未见文献报道荆芥穗有毒性作用。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荆芥,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服用荆芥穗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停用。
皮肤潮红
全身瘙痒
烦躁
胸闷
停药后,如果上述过敏现象没有改善,请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我该如何选购荆芥穗?
荆芥穗主要产自河北安国、承德、唐县、易县,江西吉安、吉水,江苏扬州、泰兴、江都,以及浙江、湖南、湖北等地。
荆芥穗具有如下特征:
荆芥穗的穗状轮伞花序为圆柱形,花冠大多已经脱落,宿萼为钟形,黄绿色,内部有棕黑色的小坚果,质地比较脆,容易碎。荆芥穗有香味,味道微涩而伴有辛凉感。
品质好的荆芥穗为黄绿色,气味芳香,味道微涩而伴有辛凉感。
荆芥穗炭具有如下特征:
荆芥穗炭为黑褐色的不规则段状,花冠大多已经脱落,宿萼为黑褐色的钟形,先端5齿裂,小坚果为棕黑色。荆芥穗炭有焦香味,味道苦而辛。
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
含荆芥穗的中成药有哪些?
清眩丸:有清热散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偏正头痛、牙痛、头晕目眩、鼻塞。
感冒清热颗粒:有疏风散寒、清热解表的作用,可以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咽干、鼻流清涕。
解热感冒片:具有清热解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导致的发热怕冷、头痛、咳嗽、咽喉干痛、音哑、鼻塞流涕。
防风通圣丸: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通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表里俱实、外寒内热、恶寒壮热、咽喉干燥、头痛、便秘、风疹湿疮、瘰疬。
搜风理肺丸:有清热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可以治疗外感风寒、肺失宣降导致的恶寒、发热、头痛、咳嗽、胸闷、流涕、四肢酸软等。
荆芥穗和荆芥穗炭功效一样吗?
荆芥穗和荆芥穗炭都来源于唇形科植物荆芥的花穗,但是两者功效不同。
荆芥穗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疹、麻疹、疮疡等。
荆芥穗炭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
用药误区
误区:荆芥穗可以治疗大便出血
荆芥穗的功效为解表散风、透疹、消疮,多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疹、麻疹、疮疡等,并不能治疗大便出血等出血证。但荆芥穗的加工品荆芥穗炭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大便出血。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45)
- 板蓝根(989)
- 青霉素(860)
- 阿司匹林(738)
- 枸杞子(685)
- 菊花(646)
- 阿度西林(618)
- 黄连(602)
- 大山楂丸(578)
- 甘草(537)
- 奥美拉唑(525)
- 百合(431)
- 三七(405)
- 巴多昔芬(394)
- 增液颗粒(335)
- 生津消渴胶囊(301)
- 麻芩消咳颗粒(296)
- 阿福特罗(292)
- 英花片(291)
- 维A酸(289)
- 何首乌(274)
- 丙酸氟替卡松(272)
- 五灵脂(271)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0)
- 氯拉洛尔(264)
- 哌拉西林(264)
- 醋酸甲萘氢醌(262)
- 安胃止痛胶囊(260)
- 麻苏止咳颗粒(258)
- 青藤碱(257)
- 诺替西泮(256)
- 七子填精口服液(256)
- 柳栎浸膏(254)
- 氨来咕诺(253)
- 环硫雄醇(253)
- 猴头菌提取物(250)
- 己烯雌酚(250)
- 巴柳氮(248)
- 麦味地黄口服液(248)
- 硫酸司巴丁(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