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九香虫

九香虫

正名: 九香虫

英文名: Jiuxiangchong

拉丁名: Aspongopus

别称: 黑兜虫、屁板虫、瓜黑蝽

什么是九香虫?

  • 九香虫是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

  • 九香虫属于温性药,味咸。归脾、肝、肾经。

  • 九香虫的化学成分包括脂肪酸、甲壳质、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其中,脂肪酸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功效与作用

  • 九香虫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效。

  • 现代研究表明,九香虫具有抑菌、抗肿瘤、抗凝血、提高运动能力等作用。

  • 九香虫可以用于治疗肝胃气痛、胃寒胀痛、腰膝酸痛、肾虚阳痿、尿频等。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如果您有九香虫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九香虫。

  • 对虫类药过敏者,请谨慎使用九香虫。

  • 阴虚内热、肝胆火旺者,请谨慎使用九香虫。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 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使用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九香虫?

  • 九香虫可以煎汁内服,也可以入丸、散服用,服用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3~9克;入丸、散时,每次常规用量为0.6~1.2克。

  • 九香虫可以泡酒使用。

    洛五味九香酒:和五味子、肉豆蔻、党参配伍泡酒,有散寒止泻、温补脾肾的作用,可用于脾肾虚弱导致的脐周疼痛、腹部畏寒、泻后痛减、形寒肢冷等。

    九子生精酒:和枸杞、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等中药配伍泡酒,有生化肾精、阴阳并补的作用,可用于特发性少精症,改善头晕耳鸣、健忘、精神疲乏、腰酸等症状。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 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影响九香虫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 如果九香虫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 未见文献报道九香虫有毒性作用。但如果需要长期服用九香虫,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服用九香虫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停用,并就医治疗。

    喉间灼热

    声音嘶哑

    面赤身热

    面部、周身出现片状红斑,并伴有剧烈瘙痒感。

我该如何选购九香虫?

  • 九香虫主要产自云南、贵州、四川。

  • 九香虫具有如下特征:

    九香虫的表面一般为棕褐色或棕黑色,有淡淡的光泽。形状近似六角状扁椭圆形,头部比较小,和胸部呈三角形;单眼和复眼同时存在,单眼有1对,复眼比较突出,为卵圆状;头部有1对触角,每个触角有5节,但触角大多已经脱落。背部有2对翅膀,内部的1对为透明的膜质样,外部的1对基部比较硬。胸部有3对足,但大多已经脱落。腹部一般为棕红色至棕黑色,每一节的边缘处都有突出的小点。质地比较脆,折断后可见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容物。九香虫有特殊的气味,尝起来味道微咸。

    品质好的九香虫为棕褐色,个头比较均匀,油性大,没有虫蛀的痕迹。

  • 炒九香虫具有如下特征:

    炒九香虫由九香虫炒制而得,外形和九香虫基本一样,表面有些许光泽,有微微的腥味,并带有焦香味。

    品质好的炒九香虫为棕褐色,个头比较均匀,表面有光泽,没有虫蛀的痕迹。

  • 放于木箱内,用油纸将木箱和九香虫隔开,并注意防虫蛀、防潮。

温馨提示

请从正规药店及医疗机构购买和使用。

含九香虫的中成药有哪些?

  • 小儿进食片: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食积、厌食。

  • 消食健儿冲剂(糖浆):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可用于小儿慢性腹泻、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等。

  • 茸血补心丸:具有益气养血、养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神志不安、神经衰弱等。

  • 复方鹿仙草颗粒:具有疏肝解郁、活血解毒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毒瘀互阻、肝郁气滞引起的原发性肝癌。

  • 妇科万应膏:有活血理气、温经散寒的功效,可以治疗寒凝血瘀引起的闭经、痛经。

生九香虫和炒九香虫功效一样吗?

  • 生九香虫和炒九香虫都是九香虫的加工品,两者功效相同。

    生九香虫和炒九香虫都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作用,都可以治疗胸胁胀痛、肝胃气痛、腰膝酸痛、肾虚阳痿等。

    炒九香虫的气味比较小,而且药力更强,临床更为常用。

用药误区

  • 误区:品质好的九香虫气味浓郁

    九香虫有特殊的气味,但气味浓郁并不代表质量好。品质好的九香虫为棕褐色,个头比较均匀,油性大,没有虫蛀的痕迹。

其他注意事项

  •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