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金荞麦

金荞麦

正名: 金荞麦

英文名: Jinqiaomai

拉丁名: Fagopyri Dibotryis Rhizoma

别称: 苦荞麦根、天荞麦根、荞麦三七、野荞麦根、赤薛荔、赤地利、金锁银开、开金锁、贼骨头、透骨消、苦荞头、铁石子、野荞子、蓝荞头、荞当归

什么是金荞麦?

  • 金荞麦是蓼科植物金荞麦的干燥根茎。

  • 金荞麦味微辛、涩,药性偏凉。归肺经。

  • 金荞麦的主要成分有黄酮、多酚、有机酸、萜类、甾体、挥发油等。其中,黄酮和多酚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金荞麦药材中,表儿茶素的含量不得少于0.030%;干燥的金荞麦饮片中,表儿茶素的含量不得少于0.020%。

功效与作用

  • 金荞麦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瘀、利咽的功效。

  • 现代研究表明,金荞麦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癌、抗炎、抗肺损伤、抗心肌损伤、抗氧化等作用。

  • 金荞麦可以用来治疗肺痈吐脓、肺热喘咳、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筋骨疼痛、乳蛾肿痛、蛇虫咬伤等。

  • 目前,金荞麦还被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如果您有金荞麦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金荞麦。

  •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诉医生。

  • 孕妇禁止服用。

  • 哺乳期女性使用金荞麦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 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使用金荞麦前请咨询医生。

如何使用金荞麦?

  • 金荞麦可内服,服用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 金荞麦内服时,要用水或黄酒隔水密闭炖服,每日常规用量为15~45克。

  • 外用时,取适量金荞麦用醋磨汁外敷,可治疗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 避免日晒,以防发生光敏反应。

  • 辛辣、生冷、油腻、腥膻的食物,可能会影响金荞麦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专业医生,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 金荞麦出现变质迹象时,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 传统医学认为,金荞麦没有毒性。但动物实验表明,金荞麦有毒性,但毒性较小。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请咨询专业医生。

  • 服用金荞麦后,如果不注意防晒,很可能会发生光敏反应,引起皮肤瘙痒、红斑、水肿、水泡等。一般症状比较轻的,可以自行缓解,严重者需要就医治疗。

我该如何选购金荞麦?

  • 金荞麦主要产于陕西、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区。

  • 金荞麦表面为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环节,并且长有很多点状皮孔、凹陷的圆形根痕和残存须根。金荞麦的形状为不规则团块,常长有瘤状分枝,部分在顶端长有茎残基。质地坚硬,不易被折断,断面为淡黄白色,部分断面为淡棕红色,髓部颜色较深,有放射状纹理。金荞麦气味轻微,味道微微发涩。

  • 金荞麦片为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为棕褐色,切面为淡黄白色或淡棕红色,有的可见髓部,颜色较深,有放射状纹理。金荞麦片气味轻微,味道微涩。

  • 金荞麦以个大、质坚硬者为佳,金荞麦片多以切面为淡棕红色者为佳。

  • 放于干燥的地方保存,并注意防霉、防虫蛀。

含金荞麦的中成药有哪些?

  • 妇平胶囊:可消肿化瘀、清热解毒,用于治疗下焦湿热、瘀毒引起的白带量多、色黄质黏、有异臭,腰部酸痛、少腹坠胀疼痛、便干尿黄,也可用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等。

  • 双金胃疡胶囊:具有健胃止痛、疏肝理气、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胃气滞血瘀引起的胃脘刺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也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 金荞麦片:有排脓祛瘀、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作用,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肺脓肿、喘息型慢性气管炎、急慢性气管炎、细菌性痢疾。

  • 急支糖浆:具有宣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恶寒、咳嗽咽痛、胸膈满闷,也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等。

金荞麦和瞿麦功效一样吗?

  • 金荞麦是蓼科植物金荞麦的干燥根茎,瞿麦为石竹科植物瞿麦或石竹的干燥地上部分,二者的功效不同。

    金荞麦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肺痈吐脓、肺热喘咳、痈肿疮毒、筋骨疼痛、乳蛾肿痛、蛇虫咬伤等。

    瞿麦具有利尿通淋、活血通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淋、石淋、热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经闭瘀阻。

用药误区

  • 误区:金荞麦只能内服

    金荞麦不仅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外用时,可取适量金荞麦用醋磨汁外敷,用于治疗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其他注意事项

  •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