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
正名: 蒺藜
英文名: Jili
拉丁名: Tribuli Fructus
别称: 蒺藜子、白蒺藜、硬蒺藜、三角蒺藜、杜蒺藜、蒺藜蓇荚、茨、即藜、旁通、蒺骨子、止行、野菱角、地菱、屉人、旱草、休羽、豺羽、升推
什么是蒺藜?
蒺藜是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
蒺藜药性微温,味辛、苦。归肝经。有小毒。
蒺藜的化学成分包括甾体皂苷、挥发油、黄酮、脂肪酸等。其中,甾体皂苷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功效与作用
蒺藜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蒺藜具有抗过敏、抗衰老、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
蒺藜可以用于治疗眩晕、头痛、乳闭、乳痈、胸胁胀痛、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等。
目前,蒺藜也可用于治疗脑血栓、脑血管障碍。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有蒺藜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蒺藜。
气血血弱者,请谨慎使用蒺藜。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蒺藜有小毒,孕妇禁止服用;如果需要外用,使用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避免使用蒺藜;如果需要,使用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儿童及老年人使用蒺藜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蒺藜?
蒺藜可以煎汁内服,服用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6~10克。
蒺藜还可以单独研末内服,用于治疗肝郁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白癜风等。
蒺藜可以泡酒使用。
白蒺藜药酒:和青稞配伍泡酒,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的作用,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耳鸣、头晕等。
聚宝酒:和熟地黄、五加皮、生地黄、白茯苓等中药配伍泡酒,有补肝肾、固精气、乌须发、健脾胃、祛风湿、壮筋骨的作用,可用于肝肾精血不足、筋骨不健、气虚脾弱导致的腰酸疼痛、头晕耳鸣、早泄、遗精、须发早白等。
温馨提示
蒺藜有小毒,不可自行增加药量,以免中毒。开具处方中,超量需要医生签字确认后,方可调配。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生冷、油腻、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影响蒺藜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如果蒺藜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蒺藜有小毒,毒性成分为蒺藜皂苷,但光敏性毒性成分目前尚不明确。
过量服用蒺藜,可引起中毒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停用,并送往医院急救。
嗜睡
乏力
头昏
心悸
恶心、呕吐
唇甲和皮肤黏膜青紫
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的红疹
呼吸衰竭、窒息。
我该如何选购蒺藜?
蒺藜全国各地都有生产,主要产区为山西、河北、河南、山东。
蒺藜由5个呈放射状排列的斧状分果瓣组成,多裂为单一的分果瓣。背部隆起,为黄绿色,有纵棱和许多小刺,并且有1对对称的短刺和1对对称的长刺;两侧面为灰白色,比较粗糙,有网纹。蒺藜质地坚硬,气味淡,味辛、苦。好的蒺藜颜色为黄绿色,且饱满坚实。
炒蒺藜由蒺藜炒制而得,多为单一的斧状分果瓣;背部为棕黄色,隆起,有纵向棱纹;两侧面粗糙,有网状纹路。炒蒺藜有微微的香味,品尝时味苦、辛。好的炒蒺藜为棕黄色,且饱满坚实。
存放于干燥的地方,注意防霉变。
含蒺藜的中成药有哪些?
痔疮片: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消肿、凉血止痛的功效,能治疗各种痔疮以及肛裂、大便秘结。
白癜风胶囊:有祛风解毒、活血行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血不畅、经络阻隔引起的白癜风。
复方手参丸:具有温肾助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阳痿遗精、失眠健忘等。
白蚀丸:有养血祛风、活血祛瘀、补益肝肾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血虚风盛、肝肾不足引起的白癜风,可改善白斑颜色乳白、腰膝酸痛、头晕目眩等。
九味肝泰胶囊:具有疏肝健脾、化瘀通络的作用,可以治疗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引起的胁肋刺痛、食后腹胀脘痞、抑郁烦闷、胁下痞块、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
生蒺藜和炒蒺藜功效一样吗?
生蒺藜和炒蒺藜都是蒺藜的加工品,两者功效相同,但作用的侧重点不同。
生蒺藜和炒蒺藜都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功效,都可以治疗眩晕、头痛、乳闭、乳痈、胸胁胀痛、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等。
生蒺藜善于疏散肝经风热、明目退翳、祛风止痒,多用于治疗风热上攻、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炒蒺藜善于平抑肝阳、解郁通经,多用于治疗头痛、眩晕、乳汁不通。
用药误区
误区:蒺藜、刺蒺藜、白蒺藜是不同的药
蒺藜是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而刺蒺藜和白蒺藜属于蒺藜的别名,所以蒺藜、刺蒺藜和白蒺藜是同一种药。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45)
- 板蓝根(989)
- 青霉素(860)
- 阿司匹林(738)
- 枸杞子(685)
- 菊花(646)
- 阿度西林(618)
- 黄连(602)
- 大山楂丸(578)
- 甘草(537)
- 奥美拉唑(525)
- 百合(431)
- 三七(405)
- 巴多昔芬(394)
- 增液颗粒(335)
- 生津消渴胶囊(301)
- 麻芩消咳颗粒(296)
- 阿福特罗(292)
- 英花片(291)
- 维A酸(289)
- 何首乌(274)
- 丙酸氟替卡松(272)
- 五灵脂(271)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0)
- 氯拉洛尔(264)
- 哌拉西林(264)
- 醋酸甲萘氢醌(262)
- 安胃止痛胶囊(260)
- 麻苏止咳颗粒(258)
- 青藤碱(257)
- 诺替西泮(256)
- 七子填精口服液(256)
- 柳栎浸膏(254)
- 氨来咕诺(253)
- 环硫雄醇(253)
- 猴头菌提取物(250)
- 己烯雌酚(250)
- 巴柳氮(248)
- 麦味地黄口服液(248)
- 硫酸司巴丁(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