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
正名: 昆布
英文名: Kunbu
别称: 纶布、海昆布
什么是昆布?
昆布是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叶状体。
昆布味道咸,药性寒。归胃、肝、肾经。
昆布的成分为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碘等。其中,多糖是昆布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海带含碘不得少于0.35%;干燥的昆布含碘不得少于0.20%;多糖(以岩藻糖计算)的含量不得少于2.0%。
功效与作用
昆布具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昆布有抗血管损伤、调节免疫力、降血脂、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等作用。
昆布可以用来治疗瘰疬、瘿瘤、睾丸肿痛、噎膈、饮食不下、痰饮水肿等。
有临床报道显示,昆布还可治疗便秘、玻璃体混浊、视网膜震荡、老年性白内障。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有昆布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昆布。
脾胃虚寒者,应谨慎服用。
如果您正在使用螺内酯、氨苯蝶啶以及其他药物,请务必告诉医生。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昆布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使用昆布前请咨询医生。
如何使用昆布?
昆布可煎汁或入丸、散剂内服,用药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6~12克。
昆布可泡酒使用。
消瘿酒:与海藻、沉香、雄黄泡酒饮用,可行瘀散结,用于治疗瘰疬、瘿瘤、大脖子病等。
海藻昆布浸酒:昆布与海藻泡酒,可软坚散结,用于治疗瘰疬颌下如瘿瘤、梅核。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不要与半夏、甘草同服,如果医生有提示其他用药注意事项,也应遵循。
服药期间,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腥膻的食物,如有需求,在食用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昆布出现变质迹象时,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未查到有文献报道昆布有毒性作用,也未发现有资料显示按规定剂量服用昆布会出现严重个不良反应。
如果要长期使用,请咨询专业医生,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我该如何选购昆布?
昆布主要产于山东、辽宁等地。
昆布和昆布具有如下特征:
海带全体为黑褐色或绿褐色,表面附着有白霜,形状为卷曲折叠的团状,或缠结成把。用水浸泡后会膨胀成中部较厚的扁平长带状,边缘波状,比较薄。有革质感,残存柄部为扁圆柱状。海带闻起来有腥味,味咸。
昆布全体呈黑色,较薄,卷曲皱缩成不规则团状。用水浸软后会膨胀为扁平的叶状,两侧为羽状深裂,裂片为长舌状,边缘全缘或长有小锯齿,质地柔软滑顺。
海带和昆布都以色青绿,体厚,片大为佳品。
放于干燥的地方保存,并注意防潮。
含昆布的中成药有哪些?
五海瘿瘤丸:能软坚消肿,可用于治疗痰核瘿瘤、乳核、瘰疬。
消瘿丸:能消瘿散结,可用于治疗痰火郁结引起的瘿瘤初起,也可治疗单纯型地方性甲状腺肿。
乳癖消胶囊、颗粒、片:具有活血消痈、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痰热互结所致的乳痈、乳癖,改善乳房结节和产后乳房结块、红热疼痛等,也可用于治疗乳腺炎早期及乳腺增生。
济生橘核丸:有散寒止痛、行气软坚的功效,可用于疝气偏坠、睾丸胀痛。
骨刺片:能祛寒湿、散风邪、通络止痛、舒筋活血,可用于颈椎、腰椎、胸椎、跟骨等骨关节增生性疾病,也可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
昆布和海藻功效一样吗?
昆布是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叶状体,海藻是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干燥藻体。二者功效基本相同,但昆布的功效更为广泛。
二者都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瘰疬、瘿瘤、睾丸肿痛、痰饮水肿等。
昆布还可用于噎膈、饮食不下。
用药误区
误区:颜色发黑的昆布质量好
好的昆布颜色并不是黑色,通常质量较好的昆布颜色为青绿色,叶体比较厚,片也较大。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50)
- 板蓝根(994)
- 青霉素(868)
- 阿司匹林(747)
- 枸杞子(689)
- 菊花(652)
- 阿度西林(627)
- 黄连(608)
- 大山楂丸(584)
- 甘草(544)
- 奥美拉唑(538)
- 百合(438)
- 三七(410)
- 巴多昔芬(401)
- 增液颗粒(340)
- 生津消渴胶囊(306)
- 麻芩消咳颗粒(302)
- 英花片(297)
- 阿福特罗(295)
- 维A酸(294)
- 何首乌(281)
- 丙酸氟替卡松(279)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6)
- 五灵脂(276)
- 氯拉洛尔(271)
- 醋酸甲萘氢醌(269)
- 哌拉西林(267)
- 安胃止痛胶囊(266)
- 麻苏止咳颗粒(262)
- 青藤碱(262)
- 诺替西泮(261)
- 七子填精口服液(261)
- 环硫雄醇(260)
- 柳栎浸膏(259)
- 氨来咕诺(258)
- 己烯雌酚(257)
- 猴头菌提取物(255)
- 麦味地黄口服液(254)
- 硫酸司巴丁(252)
- 巴柳氮(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