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氯米帕明

氯米帕明

通用名: 氯米帕明

别名: 氯丙米嗪、海地芬、chlorimipramine

英文名称: Clomipramine

氯米帕明是什么药?

氯米帕明为二苯氮三环类抗抑郁药, 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惊恐发作、伴有发作性睡病的猝倒症、慢性疼痛状态及夜间遗尿。

氯米帕明有哪些用途?

氯米帕明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强迫症、惊恐症、恐惧症、伴有发作性睡病的猝倒症及夜间遗尿,也可用于缓解多种慢性神经痛。

氯米帕明有哪些制剂和规格?

氯米帕明主要为片剂、胶囊剂及注射液。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 氯米帕明片剂:10毫克;25毫克;50毫克;75毫克。

  • 氯米帕明胶囊剂:25毫克;50毫克;75毫克。

  • 氯米帕明注射液:25毫克/2毫升。

用药前须知

什么情况下禁止使用氯米帕明?

  • 对氯米帕明过敏的患者禁用;

  •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禁用;

  • 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者禁用;

  • 严重心脏病、循环障碍、传导阻滞、低血压、白细胞数过低、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患者禁用;

  • 12岁以下儿童禁用注射液,5岁以下禁用片剂。

哪些情况下谨慎或者避免使用氯米帕明?

  • 哺乳期使用时应停止哺乳;

  • 急性卟啉症患者、有自杀倾向者谨慎使用;

  • 甲状腺功能亢进、前列腺肥大、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疾病、癫痫、尿潴留、闭角型青光眼、慢性便秘、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肾上腺髓质肿瘤患者慎用。

氯米帕明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氯丙嗪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氯丙嗪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我该如何用药?

氯米帕明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注射剂必须在医院由护士操作完成。

  • 治疗抑郁症

    治疗初期:每次25毫克,每日2~3次。以后的剂量视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逐渐增加,如在治疗第一周每隔两三天增加25毫克,直到每日100~150毫克。在病情严重时,每日最大剂量可增加到250毫克。

  • 治疗严重强迫症或恐惧症

    可口服250毫克/天。老年患者开始10毫克/天,逐渐增加至30-50毫克/天的合适剂量,以后维持此量至治疗结束。

    不能口服者可肌内注射给药,开始25~50毫克/天,然后逐日增加25毫克,直至100~150毫克/天,症状改善后再用维持量。

    也可静脉滴注,开始25~50毫克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中,2~3 小时输完,然后逐日增加25毫克,一般可达50~100毫克/天,最大剂量不超过200毫克/天,症状改善后再以口服维持。

小孩和老人如何使用氯米帕明?

  • 儿童处在身体发育阶段,肝脏、肾脏、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因此用药不同于成人,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

  • 老人因器官功能衰退,对药物的依从性、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请遵医嘱酌情减量用药。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 宜在餐后用药,以减少胃部刺激。

  • 维持剂量时可每晚顿服,但老人、儿童及心脏病患者应分次服用。

  • 长期用药患者应1~2月逐渐减停。

  • 服药通常先出现镇静作用,1~4周后出现抗抑郁作用。

  • 酒精及含酒精饮品增加本药药效。

  • 吸烟降低本药血药浓度。

  • 片剂含乳糖及蔗糖,半乳糖不耐受、果糖不耐受、重度乳糖酶缺乏、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不应服药。

  • 从开始使用本类药物直至病情改善都要严密监护患者,因为自杀是一个潜在的内在的危险因素。

  • 治疗期应定期随访检查血细胞计数、血压、心脏功能监测、肝功能测定。

  • 老年患者因为代谢与排泄均下降,对本类药的敏感性增强,用量一定要减小。使用中应格外注意防止直立性低血压,避免摔倒。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通常氯米帕明的不良反应不大,可以坚持用药。如果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 排尿困难。

  • 嗜睡、木僵、昏迷、共济失调、不安感、激越、反射亢进、肌强直和舞蹈症样动作、抽搐高热、肌阵挛、谵妄、 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休克、心脏骤停。

  • 呼吸抑制、紫绀、呕吐、发热、瞳孔放大、出汗。

氯米帕明应如何保存?

  • 氯米帕明药品应该在室内避光、干燥处密闭保存。

  •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 药物要远离小孩。

氯米帕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氯米帕明不良反应包括:

  • 焦虑状态、激越、睡眠障碍、攻击行为、记忆力受损、人格解体、抑郁加重、注意力受损、失眠、梦魇、呵欠、视力调节失调、视物模糊、排尿障碍、热潮红、瞳孔放大、窦性心动过速、心悸、体位性低血压。

  • 正常心功能患者出现无明显临床意义的心电图、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转氨酶升高、皮肤过敏、光敏、瘙痒、体重增加、性欲/性功能失调、溢乳、乳房增大、味觉异常、耳鸣。

  • 嗜睡、疲劳、不安感。

  • 食欲增加、晕眩。

  • 谵妄、言语障碍、感觉异常。

  • 肌无力、肌张力增高、意识模糊。

  • 定向力障碍、幻觉。

  • 躁狂、轻躁狂。

  • 青光眼、尿潴留。

  • 口干、出汗、便秘。

  • 震颤、头痛、肌阵挛。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哪些药物会与氯米帕明相互作用?

  • 氯米帕明可能会降低或消除胍乙啶、苄胍、利血平、可乐定和甲基多巴的抗高血压作用。

  • 氯米帕明可能增强酒精及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如巴比妥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或全身麻醉药)的作用。

  • 氯米帕明可能增强一些药物(吩噻嗪、抗帕金森药物、抗组织胺药物、阿托品及比哌立登)对眼、中枢神经系统、肠道和膀胱的作用。

  • 在使用氯米帕明之前应纠正低钾血症。

  • 在停止MAOIs治疗后的至少两周内不要使用氯米帕明。

  • 氯米帕明与5-羟色胺激活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及锂盐)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5-羟色胺综合征。

  • 氯米帕明增加肾上腺素能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和去氧肾上腺素)对于心血管的作用。

  • 同时使用CYP2D6抑制剂可能会导致两种活性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升高。

  • 不应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时使用。

  • 某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CYP2D6的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或舍曲林),而有些则是其他同工酶的抑制剂(包括CYP1A2和CYP2C19,如氟伏沙明),这些药物也可能会升高氯米帕明的血药浓度,从而带来相应的不良反应。同时使用氟伏沙明时,氯米帕明的稳态血浆水平升高4倍(N-去甲氯米帕明降低2倍)。

  • 同时使用神经镇静药(如吩噻嗪类)可能会造成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血药浓度升高、惊厥阈下降及癫痫发作。与硫利达嗪联合使用时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律失常。

  • 同时使用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是多种CYP同工酶的抑制剂,包括CYP2D6和CYP3A4)可能会升高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血药浓度,因此,应当减少氯米帕明的用量。

  • 建议在使用大剂量雌激素治疗(50毫克/天)时应当监测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治疗反应,并在必要时调整剂量。

  • 哌甲酯也可能会通过抑制氯米帕明的代谢而升高其药物浓度,必要时应降低氯米帕明的剂量。

  • 盐酸氯米帕明可能会加强香豆素类药物(如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建议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密切监测血浆凝血酶原活性。

  • 同时使用对CYP同工酶具有诱导作用的药物[特别是CYP3A4、CYP2C19和(或)CYP1A2]可能会加快氯米帕明的代谢,从而降低氯米帕明的疗效。

  • CYP3A和CYP2C的诱导剂,如利福平或抗惊厥药(如巴比妥类药物、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和苯妥英)可能会降低氯米帕明的血药浓度。CYP1A2诱导剂,如尼古丁(香烟烟雾中的成分)会使氯米帕明的血浆浓度下降。

  • 氯米帕明与苯妥英合用可引起苯妥英的血药浓度的升高。必要时,应相应调节两种药的剂量。

  • 当在泛代谢者中同时使用主要通过CYP2D6进行清除的药物时,可能会导致该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

  • 氯米帕明与甲状腺制剂合用相互增效,导致心律失常,甚至产生毒副性反应。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氯米帕明?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颁布的标准,氯米帕明属于妊娠期安全等级C:在动物繁殖性研究有不良结果,但并未在人进行适当、有对照组的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了对妊娠妇女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应用。

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使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如确需要,应暂停哺乳喂养。

如何合理使用氯米帕明?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 氯米帕明为处方药,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咨询医师。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性,甚至引发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 氯米帕明需要遵照说明书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以免形成耐药性、导致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