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利培酮

利培酮

通用名: 利培酮

商品名: 维思通、可同、卓夫、恒德

英文名称: Risperidone

利培酮是什么药?

利培酮为苯并异唑类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有哪些用途?

  • 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

  • 用于其他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和阴性症状的治疗。

  • 用于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

  • 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

利培酮有哪些制剂和规格?

利培酮有多种制剂和规格。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 利培酮片剂:1毫克;2毫克;3毫克;4毫克。

  • 利培酮胶囊:1毫克。

  • 利培酮口崩片:0.5毫克;1毫克;2毫克。

  • 利培酮口服溶液:30毫克/30毫升;100毫克/100毫升。

  •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25毫克;37.5毫克;50毫克。

用药前须知

什么情况下禁止使用利培酮?

对利培酮过敏的患者禁用。

哪些情况下谨慎或者避免使用利培酮?

  • 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传导异常、脱水、失血及脑血管病变)患者慎用。

  • 帕金森综合征、癫痫患者、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以及有心律失常病史者应慎用。

  • 哺乳期使用时应停止哺乳。

  • 18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确定,请谨慎使用利培酮。

我该如何用药?

利培酮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 开始第1天口服2毫克,第2天口服4毫克,第3天口服6毫克,顿服或分2次服。剂量调整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周,增减剂量幅度以1~2毫克的小剂量进行,有效剂量范围为每日4~8毫克。超过10毫克/天较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最大推荐剂量为16毫克/天。

  • 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减量,建议起始剂量为每日2次,每次0.5毫克。根据个人需要,剂量逐渐增加到一日2次,一次1~2毫克。剂量调整间隔应不少于1周,剂量增减的幅度为每日2次,每次0.5毫克。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 由于本品具有对α受体的拮抗作用,可能会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尤其是在治疗初期的剂量调整阶段。合用抗高血压药时,可出现低血压,如出现血压过低,应考虑减少剂量。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传导异常、脱水、失血及脑血管病变)的移植患者,剂量应按推荐剂量逐渐增加,如发生血压过低,应考虑减少剂量。

  • 男性患者服用利培酮,可能导致乳腺增生(男子乳房女性化)。

  • 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利培酮)可出现白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使用期间注意监测。

  • 在开始治疗的几个月,应对具有白细胞显著降低或药物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进行监测,在没有其他诱发因素的情况下,一旦发现白细胞有显著降低,应考虑停用利培酮;对有显著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应仔细监测是否有发热或其他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如出现这些症状或体征,应立即进行治疗。对于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细胞绝对计数<1x109)的患者,应停止使用利培酮,并监测白细胞计数。

  • 利培酮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判断静脉血栓栓塞所有可能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

  • 利培酮引发的迟发性运动障碍风险较低,如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应考虑停用利培酮。

  • 使用利培酮期间,已有高血糖、糖尿病的患者,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糖。

  • 使用利培酮期间,应监测体重。

  • 利培酮可损伤人体降低深部体温的能力。当患者处于可能会升高深部体温的条件(如剧烈运动、处于高温环境、接受抗胆碱能活性药物合并治疗,或脱水)下,建议使用利培酮时应进行适当护理。

  • 因利培酮具有止吐作用,可能会掩盖某些疾病(如肠梗阻、脑肿瘤)等的症状和体征。

  • 有癫痫病史或有其他潜在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病史的患者使用利培酮时应谨慎。

  • 对于路易体性痴呆或帕金森病患者,在合用抗精神病药(包括利培酮)时,应权衡利弊,这类药物可能增加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风险。

  • 利培酮治疗期间不应驾驶汽车或操作机器。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通常利培酮会出现失眠、焦虑等,反应不大,可以坚持用药。如果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出现以下症状,也应立即就医

  • 头痛、头晕。

  • 肌紧张、震颤、僵直、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

  • 恶心、呕吐、腹痛。

  • 视物模糊。

  • 阴茎勃起困难。

  • 尿失禁。

  • 直立性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或高血压。

  • 水肿、肝酶升高。

  • 血浆中催乳素升高,表现如溢乳、男子女性乳房、闭经。

  • 癫痫发作。

  •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如高热、肌肉僵直、颤抖、意识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急性肾衰竭等。

  • 中性粒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下降。

利培酮应如何保存?

  • 利培酮药品应该在室内避光、干燥处密闭保存。

  •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 药物要远离小孩。

利培酮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利培酮不良反应包括

  • 失眠、焦虑、口干。

  • 头痛、头晕。

  • 嗜睡、疲劳、注意力下降。

  • 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

  • 阴茎异常勃起、勃起困难、射精无力、性淡漠、尿失禁。

  • 鼻炎、皮疹。

  • 视物模糊。

  • 肌紧张、震颤、僵直、静坐不能、流涎、运动迟缓、急性肌张力障碍。

  • 直立性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或高血压。

  • 体重增加、水肿、肝酶升高。

  • 血浆中催乳素升高,表现如溢乳、男子女性乳房(乳腺增生)、闭经。

  •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如高热、肌肉僵直、颤抖、意识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急性肾衰竭等。

  • 体温失调。

  • 癫痫发作。

  • 中性粒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下降。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哪些药物会与利培酮相互作用?

  • 利培酮可拮抗左旋多巴及其他多巴胺激动剂的作用。

  • 卡马西平及其他肝酶诱导剂会降低利培酮活性成分的血药浓度,使用时要增加利培酮的剂量。但如果停止使用卡马西平或其他肝酶诱导剂,则应重新确定使用利培酮的剂量,必要时可减量。

  • 托吡酯会略微降低利培酮的生物利用度,对利培酮活性代谢产物无影响。因此,该相互作用基本上不具有临床意义。

  •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和一些β受体拮抗药会升高利培酮的血药浓度,但不升高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

  • 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可升高利培酮的生物利用度,但对其活性代谢产物抗精神病作用的影响很小。

  • 氟西汀和帕罗西汀(细胞色素P4502D6酶抑制剂)可升高利培酮的血药浓度,但对其活性代谢产物抗精神病作用的影响较小。当开始或停止与氟西汀或帕罗西汀合用时,应重新确定利培酮的剂量。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利培酮?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颁布的标准,利培酮属于妊娠期安全等级C:在动物繁殖性研究有不良结果,但并未在人进行适当、有对照组的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了对妊娠妇女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应用。

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且详细咨询医生的前提下,考虑是否使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如确需要,应暂停哺乳并咨询医生。

如何合理使用利培酮?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具,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 利培酮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 利培酮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以免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