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酸阿司匹林
通用名: 赖氨酸阿司匹林
别名: 赖氨酸乙酰水杨酸、赖氨匹林
英文名称: Acetylsalicylate Lysine
赖氨酸阿司匹林是什么药?
赖氨酸阿司匹林为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的复盐,具有镇痛、抗炎、解热、抗风湿的作用。
赖氨酸阿司匹林有哪些用途?
赖氨酸阿司匹林可用于感冒发热、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发热,也可用于风湿痛、关节痛、神经痛、手术后疼痛、癌性疼痛等的治疗。
赖氨酸阿司匹林有哪些制剂和规格?
赖氨酸阿司匹林有几种制剂和规格,具体如何使用请咨询医生。
赖氨酸阿司匹林注射剂(粉): 0.9克;0.5克。
注射用赖氨匹林: 1.8g;0.9g;0.5g;0.25g。
赖氨匹林肠溶胶囊:0.1g。
赖氨匹林肠溶片:0.2g。
赖氨匹林散:1g;0.225g。
用药前须知
什么情况下禁止使用赖氨酸阿司匹林?
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禁用。
有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的患者禁用。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
妊娠妇女禁用。
3个月以内小儿禁用。
哪些情况下谨慎或者避免使用赖氨酸阿司匹林?
G6PD缺陷者(本品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慎用。
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慎用。
痛风患者慎用,因本品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
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化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慎用。
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患者慎用。
肾功能衰竭时慎用。
16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可能发生瑞氏综合征。
1~2周内患有水痘或流感样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应使用本品。
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
对各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血小板减少者等均需避免应用于本品,手术前一周也应停用。
我该如何用药?
赖氨酸阿司匹林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由护士在医院操作完成,不要自行在家使用。
注射剂应在医院由护士操作完成,不能自行在家操作。
成人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0.9克~1.8克,每日2次。
赖氨匹林肠溶胶囊:口服,一日0.1克~0.2克,一次或分次整粒吞服。
赖氨匹林散: 口服。本品宜以凉开水(20℃或更低)溶解后立即服用,开水温度越高,或冲后放置时间越长,易致本品分解为水杨酸。解热镇痛:一次0.45克~0.9克,一日2~3次。抗风湿:一次0.9克~1.8克,一日4次,或遵医嘱。
赖氨匹林肠溶片:口服。解热镇痛:一次0.6克,一日3次;抗风湿:一次1.2克,一日3次,或遵医嘱。
儿童每天每公斤体重10~25毫克。临用时每支用4毫升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该药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医生应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如果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症状和体征,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治疗。
该药可引起严重皮肤损害,包括大疱性皮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剥脱性皮炎等。如果患者用药后出现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通常赖氨酸阿司匹林会出现胃部不适。如果反应轻微,可以坚持用药。如果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急救?
赖氨酸阿司匹林罕见急性过敏反应,一旦发生急性过敏反应表现,请立即寻求急救处理。
出现以下症状,也应立即就医
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
哮喘。
荨麻疹。
赖氨酸阿司匹林应该如何保存?
赖氨酸阿司匹林药品应该在室内避光、干燥处密闭保存。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远离儿童。
赖氨酸阿司匹林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赖氨酸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包括
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
肌内注射时可引起轻度疼痛。
长期应用本品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坏死及肾脏损害,及时停药可恢复。
哪些药物会与赖氨酸阿司匹林相互作用?
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合用时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还可增加其他部位出血的危险。本品与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大量合用有引起肾脏病变的可能。
与任何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或胃肠道溃疡出血的药物合用时,均可加重凝血障碍,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与抗凝药、溶栓药合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尿碱化药、抗酸药可增加本品自尿中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但当本品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而停用碱性药物,又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
尿酸化药可减少本品的排泄,使其血药浓度升高。本品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的患者加用尿酸化药后,可能导致本品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反应增加。
糖皮质激素可增加水杨酸盐的排泄,本品与激素长期合用,当激素减量或停药时可出现水杨酸反应,甚至有增加胃、肠溃疡和出血的危险性。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降糖效果可因与合用大量本品而加强、加速。
与甲氨蝶呤合用时,可减少甲氨蝶呤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减少其随尿的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反应加重。
本品可降低丙磺舒或磺吡酮的排尿酸作用,此外,丙磺舒可降低水杨酸盐自肾脏的清除率,从而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赖氨酸阿司匹林?
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妊娠早晚期用药都有致畸危险,长期使用可使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增多等,故禁用。
本品也可在乳汁中排泄,长期大剂量用药时婴儿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故哺乳期妇女也不宜用。
如何合理使用赖氨酸阿司匹林?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赖氨酸阿司匹林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 维生素C(1091)
- 板蓝根(1028)
- 青霉素(900)
- 阿司匹林(795)
- 枸杞子(727)
- 菊花(689)
- 阿度西林(681)
- 黄连(645)
- 大山楂丸(616)
- 奥美拉唑(593)
- 甘草(581)
- 百合(472)
- 三七(445)
- 巴多昔芬(438)
- 增液颗粒(375)
- 生津消渴胶囊(341)
- 麻芩消咳颗粒(336)
- 英花片(336)
- 阿福特罗(329)
- 维A酸(327)
- 丙酸氟替卡松(318)
- 何首乌(316)
- 复方鱼腥草胶囊(314)
- 安胃止痛胶囊(307)
- 五灵脂(307)
- 醋酸甲萘氢醌(305)
- 氯拉洛尔(304)
- 哌拉西林(301)
- 环硫雄醇(299)
- 柳栎浸膏(297)
- 七子填精口服液(297)
- 青藤碱(297)
- 诺替西泮(295)
- 麻苏止咳颗粒(293)
- 氨来咕诺(292)
- 阿洛司琼(291)
- 猴头菌提取物(290)
- 己烯雌酚(289)
- 麦味地黄口服液(288)
- 巴柳氮(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