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利福霉素

利福霉素

通用名: 利福霉素

英文名称: Rifamycin

利福霉素是什么药?

利福霉素是地中海链霉菌培养物的提取物经半合成的5个组分中的任一组抗生素,当前所称的这种利福霉素实际上是指其中的组分B再衍生出来的利福霉素SV,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其分子结构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相似,因此可与细菌竞争同一转移酶,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受到抑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利福霉素有哪些用途?

利福霉素用于结核杆菌感染的疾病和重症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表葡菌以及难治疗性军团菌感染的联合治疗。

利福霉素有哪些制剂和规格?

利福霉素一般制成注射剂,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 注射用利福霉素:250毫克。

  • 利福霉素注射液:0.25克/5毫升(供静脉滴注);0.125克/2毫升(供肌内注射)。

用药前须知

什么情况下禁止使用利福霉素?

  • 对利福霉素过敏者禁用。

  • 有肝病或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哪些情况下谨慎或者避免使用利福霉素?

  • 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利福霉素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利福霉素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利福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我该如何用药?

利福霉素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 成人肌内注射:一次250毫克,每8~12小时一次;静脉注射(缓推)一次500毫克,每日2~3次。

  • 静脉滴注:一般感染,一次500毫克,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中,每日2次。中、重度感染,一次1000毫克,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每日2次,滴速不宜过快。

  • 肾盂肾炎可给予每日至少750毫克。严重感染开始可用每日1000毫克。

  • 儿童可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30毫克给予,一日两次。

  • 胆道梗阻、慢性酒精中毒者使用本品应适当减量。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 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

  • 长期应用本品,偶见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停药后一般可自行恢复。

  • 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以免药物析出。

  • 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如瓶内有异物、颜色改变请勿使用。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如果不良反应较大,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如果不良反应症状不严重,适当对症处理,可以坚持用药。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 肝功能异常。

  • 过敏样反应。

  • 耳鸣、听力下降。

利福霉素应该如何保存?

  • 利福霉素药品应该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

  •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 药物要远离小孩。

利福霉素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利福霉素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 常见恶心、食欲减退及眩晕。

  • 少数病人可出现一过性肝脏损害、黄疸及肾损害。

  • 肌内注射后局部可能疼痛,甚至硬结。

  • 静脉给药后巩膜、皮肤可能出现黄染。

  • 用药后尿色可能带红色。

  • 偶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及过敏性皮炎等。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哪些药物会与利福霉素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利福霉素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利福霉素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 本品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协同作用。

  • 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时具协同作用。

  • 与异烟肼合用,对结核菌有协同抗菌作用,但对肝毒性亦增加。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利福霉素?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颁布的标准,利福霉素属于妊娠期安全等级C:在动物繁殖性研究有不良结果,但并未在人进行适当、有对照组的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了对妊娠妇女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应用。

妊娠期妇女请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使用;哺乳期妇女如确需使用,应暂停哺乳。

如何合理使用利福霉素?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 利福霉素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 利福霉素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