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瑞肽
通用名: 兰瑞肽
商品名: 索马杜林
英文名称: Lanreotide
兰瑞肽是什么药?
兰瑞肽为生长抑素类似物类抗肿瘤药物。其可抑制生长激素和消化道激素分泌,故适用于肢端肥大症的长期治疗;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兰瑞肽有哪些用途?
兰瑞肽适用于对症治疗类癌。
兰瑞肽适用于肢端肥大症,尤其是经外科手术和(或)放疗后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时。
兰瑞肽适用于促甲状腺素分泌型垂体腺瘤。
兰瑞肽适用于其他类型肿瘤如绝经期的乳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和直肠癌等。
兰瑞肽有哪些制剂和规格?
兰瑞肽临床使用注射剂,常用其醋酸盐。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兰瑞肽注射剂(粉):30毫克;40毫克。
用药前须知
什么情况下禁止使用兰瑞肽?
对兰瑞肽过敏者禁用。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消化道类癌及内分泌肿瘤阻塞肠道而发生梗阻现象时不要使用。
哪些情况下谨慎或者避免使用兰瑞肽?
有对奥曲肽及其他生长抑素过敏史者、有胆囊疾病或胆石症史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继发于胃肠道疾病的腹泻患者均慎用。
兰瑞肽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兰瑞肽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兰瑞肽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我该如何用药?
兰瑞肽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治疗应在专门的地方进行(比如医院)。由于病人敏感性不一,应在正规治疗前作一次试验性注射,然后观察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类癌的相关症状以及瘤分泌情况。如果反应不敏感,应考虑是否要实施这种治疗。
肢端肥大症:缓释剂型给药方法,最初可定为每14天肌肉注射一次,每次一支。经对生长激素和IGF-1水平进行评估(在下一次注射前进行测定),如果认为治疗反应不显著,可增至每10天注射一次。
类癌:缓释剂型给药方法,最初可定为每14天肌肉注射一次,每次一支。经对临床症状(面部潮红、软便)进行评价,如果认为治疗反应不显著,可增至每10天注射一次。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治疗肢端肥大症,应定期监测TSH、血浆生长激素-IGF-1及生长抑素,每3个月1次。并行垂体CT扫描,每6个月1次。
治疗类癌,应定期监测尿羟-吲哚乙酸,并进行腹部和肠部CT扫描。
治疗TSH分泌型腺癌,应定期监测TSH、游离T4及T3。
长期使用兰瑞肽,建议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每6个月进行一次胆囊超声波检查。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还应定期测定血糖、催乳素和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
治疗类癌前必须先排除梗阻性肠道肿瘤。
如出现明显的脂肪泻,可使用胰腺提取物治疗。
有报道称,双八面体蒙脱石可减轻兰瑞肽所致的腹泻和腹部痉挛。
在正规治疗开始前,应先进行试验性注射,观察用药后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和类癌的相关症状。对反应不敏感者应权衡是否应采用兰瑞肽治疗。
糖尿病患者必须先控制好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时一时出现的血糖升髙,不必使用胰岛素。
患者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3个月内均应避孕。
过量使用兰瑞肽,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及电解质失衡。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如果不良反应较大,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如果不良反应症状不严重,适当对症处理,可以坚持用药。
什么情况下需要急救?
兰瑞肽罕见急性过敏反应,一旦发生急性过敏反应表现,请立即寻求急救处理。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血糖水平紊乱。
兰瑞肽应该如何保存?
兰瑞肽药品应贮于2~8℃。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远离小孩。
兰瑞肽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兰瑞肽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可见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痛和腹泻,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无症状胆结石。
罕见血糖水平紊乱。
注射部位有时可能发生疼痛,并伴有局部红斑。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哪些药物会与兰瑞肽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兰瑞肽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兰瑞肽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兰瑞肽可降低环孢素在小肠内的吸收,使其血药浓度降低。
与胰岛素合用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兰瑞肽?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如何合理使用兰瑞肽?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兰瑞肽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兰瑞肽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
- 维生素C(1112)
- 板蓝根(1037)
- 青霉素(917)
- 阿司匹林(808)
- 枸杞子(740)
- 菊花(710)
- 阿度西林(697)
- 黄连(658)
- 大山楂丸(630)
- 奥美拉唑(617)
- 甘草(594)
- 百合(486)
- 三七(461)
- 巴多昔芬(446)
- 增液颗粒(399)
- 生津消渴胶囊(363)
- 五灵脂(360)
- 英花片(357)
- 维A酸(350)
- 麻芩消咳颗粒(346)
- 阿福特罗(342)
- 丙酸氟替卡松(330)
- 何首乌(329)
- 复方鱼腥草胶囊(322)
- 安胃止痛胶囊(318)
- 清热八味胶囊(316)
- 醋酸甲萘氢醌(314)
- 哌拉西林(314)
- 环硫雄醇(313)
- 氯拉洛尔(311)
- 七子填精口服液(311)
- 阿洛司琼(310)
- 柳栎浸膏(310)
- 青藤碱(307)
- 氨来咕诺(305)
- 诺替西泮(303)
- 己烯雌酚(301)
- 麻苏止咳颗粒(301)
- 麦味地黄口服液(301)
- 猴头菌提取物(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