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钠甲萘氢醌
通用名: 磷酸钠甲萘氢醌
英文名称: Menadiol Sodium Phosphate
磷酸钠甲萘氢醌是什么药?
本品是一种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具有生理活性,产生止血作用。
磷酸钠甲萘氢醌有哪些用途?
磷酸钠甲萘氢醌用于防治维生素K缺乏及低凝血酶原血症所引起的出血。
磷酸钠甲萘氢醌用于治疗肺、胃、痔、创伤和鼻出血,也可用于口腔手术、死骨切除术和腹腔脏器手术的出血。
磷酸钠甲萘氢醌用于胃肠道痉挛、胆道蛔虫或胆石症所致疼痛。
磷酸钠甲萘氢醌用于手术前后用药2~3天,可使术后肠蠕动和开始排气时间提前。
磷酸钠甲萘氢醌有哪些制剂和规格?
磷酸钠甲萘氢醌主要为片剂。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磷酸钠甲萘氢醌片:2毫克;4毫克。
用药前须知
什么情况下禁止使用磷酸钠甲萘氢醌?
对本品过敏者,葡萄糖6-磷酸脱氨酶(G-6-PD)缺乏者禁用。
哪些情况下谨慎或者避免使用磷酸钠甲萘氢醌?
新生儿不宜使用本品。
临产妇女不宜使用本品。
阻塞性黄疸患者慎用本品。
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使用。
哺乳期妇女慎用,如确需用药,应暂停哺乳喂养。
磷酸钠甲萘氢醌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磷酸钠甲萘氢醌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磷酸钠甲萘氢醌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我该如何用药?
磷酸钠甲萘氢醌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在家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片剂在口服时,应整片吞服。
成人口服每次2~4毫克,2~3次/日。
1~12岁儿童,每日5~10毫克。
12~18岁儿童,每日10~20毫克。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磷酸钠甲萘氢醌的使用,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用于新生儿时,特别在早产儿,可引起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和黄疸。在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氨酶(G-6-PD)的特异质患者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由于本品有过敏反应的危险,故不宜与其他维生素制成复合制剂。
用于纠正口服抗凝剂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时,应先试用最小有效剂量,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再加以调整;过量使用本品可给后持续的抗凝治疗带来困难。
肝硬化或晚期肝病患者出血,以及肝素所致出血使用本品无效。
其他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如果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严重胃肠道反应。
磷酸钠甲萘氢醌应该如何保存?
磷酸钠甲萘氢醌应该放在干燥处遮光密闭保存。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放于小孩接触不到的位置。
磷酸钠甲萘氢醌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磷酸钠甲萘氢醌会有如下不良反应。
面部潮红。
出汗。
恶心。
呕吐。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哪些药物会与磷酸钠甲萘氢醌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磷酸钠甲萘氢醌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磷酸钠甲萘氢醌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苯巴比妥与本品合用时,会加速本品的代谢。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磷酸钠甲萘氢醌?
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使用;哺乳期妇女如确需用药,应暂停哺乳喂养。
如何合理使用磷酸钠甲萘氢醌?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磷酸钠甲萘氢醌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磷酸钠甲萘氢醌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以免形成耐药、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
- 维生素C(1110)
- 板蓝根(1037)
- 青霉素(915)
- 阿司匹林(806)
- 枸杞子(738)
- 菊花(708)
- 阿度西林(694)
- 黄连(658)
- 大山楂丸(629)
- 奥美拉唑(615)
- 甘草(591)
- 百合(485)
- 三七(460)
- 巴多昔芬(446)
- 增液颗粒(398)
- 生津消渴胶囊(361)
- 五灵脂(357)
- 英花片(355)
- 维A酸(348)
- 麻芩消咳颗粒(346)
- 阿福特罗(342)
- 丙酸氟替卡松(330)
- 何首乌(328)
- 复方鱼腥草胶囊(322)
- 安胃止痛胶囊(318)
- 醋酸甲萘氢醌(314)
- 哌拉西林(313)
- 环硫雄醇(312)
- 氯拉洛尔(311)
- 阿洛司琼(310)
- 七子填精口服液(310)
- 柳栎浸膏(309)
- 清热八味胶囊(308)
- 青藤碱(307)
- 氨来咕诺(305)
- 诺替西泮(303)
- 己烯雌酚(301)
- 麻苏止咳颗粒(301)
- 猴头菌提取物(300)
- 麦味地黄口服液(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