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蒲黄

蒲黄

正名: 蒲黄

英文名: Puhuang

拉丁名: Typhae Pollen

别名: 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什么是蒲黄?

  • 蒲黄是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 蒲黄味甘,药性平和。归肝、心包经。

  • 蒲黄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甾类、有机酸、微量元素、脂肪烃类化合物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蒲黄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蒲黄药材及饮片中,异鼠李素-3-O- 新橙皮苷和香蒲新苷的总含量不得少于0.50%。

功效与作用

  • 蒲黄有止血、化瘀、通淋的作用。

  • 现代研究表明,蒲黄有抗凝血、保护血管、镇痛、抗心肌缺血等作用。

  • 蒲黄可治疗咯血、吐血、衄血、崩漏、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血淋涩痛、外伤出血、跌仆肿痛等。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如果您有蒲黄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蒲黄。

  • 如果您正在使用强心苷、地高辛等其他药物,请务必告诉医生。

  • 孕妇需谨慎使用蒲黄,使用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蒲黄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如何使用蒲黄?

  • 蒲黄可煎汁内服,或入丸散剂使用。使用时需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5~10克。

  • 外用时,取适量蒲黄与猪油调制后敷于患处,可治疗脱肛。

  • 蒲黄可泡酒使用。

    • 红花酒(内服):与当归、丹皮等中药配伍使用,可破血逐瘀,主要用于产后血晕。

    • 黑桂酒(内服):与当归、肉桂等中药配伍使用,可调血活络、温中利水、清热除烦,主要用于产后气血瘀滞、身体肿胀、寒热泻痢等。

温馨提示

蒲黄在煎煮时,需要包煎,即用纱布包裹后再放入水中煎煮。

用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 避免与含铁药物同时使用。

  • 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腥膻、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有需求,请在食用前咨询专业医生。

  • 如果蒲黄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 目前,未见有资料显示蒲黄有毒性作用。

  • 动物实验显示,蒲黄有溶血作用,可降低小鼠的白细胞、红细胞总数。

我该如何选购蒲黄?

  • 蒲黄的道地产区在山西夏县、江苏泰州,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地也有分布。

  • 蒲黄及加工品具有如下特征:

    • 生蒲黄:过筛后的黄色粉末,重量轻,能飘浮在水面。用手捻搓时,有滑腻的感觉,容易附着在手指上。生蒲黄气微,味淡。

    • 蒲黄炭:形状如同生蒲黄,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闻起来有焦香气,味微苦、涩。

  • 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注意防潮、防虫蛀。

含蒲黄的中成药有哪些?

  • 蒲黄片:是降血脂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脂、高胆固醇等。

  • 少腹逐瘀丸:能温经活血、散寒止痛,可用于治疗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经、月经后期、产后腹痛、经血紫暗、产后小腹疼痛等。

  • 产复康颗粒:能补气养血、祛瘀生新,可治疗气虚血瘀引起的产后恶露不绝,缓解产后出血过多、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等。

蒲黄和藤黄功效一样吗?

  • 蒲黄是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树干渗出的树脂。二者功效不同。

    • 蒲黄有止血、化瘀、通淋的作用,可治疗咯血、吐血、衄血、崩漏、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血淋涩痛、外伤出血、跌仆肿痛等。

    • 藤黄有杀虫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疮肿、痈疽、无名肿毒等。

用药误区

  • 误区:保存蒲黄时,没有特殊注意事项

    • 蒲黄是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储存时需要注意防潮、防虫蛀,应将蒲黄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 生蒲黄和蒲黄炭是同一种药物。

    • 生蒲黄和蒲黄炭在临床分开使用,为两种中药,功效相近但有不同。生蒲黄化瘀作用强,蒲黄炭止血作用强。

其他注意事项

  • 请记住:

    •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