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正名: 千里光
英文名: Qianliguang
拉丁名: Senecionis Scandentis Hebra
别名: 箭草、光明草、千里及、千家药、千里急、千里明、九里光、九里明、九岭光、九龙光、九龙明、金钗草、黄花演 、黄花母、黄花草、一扫光、野菊花、天青红、青龙梗、软藤黄花草
什么是千里光?
千里光是菊科植物千里光干燥的全草。
千里光味道苦,药性寒。归肺、肝经。
千里光的主要成分为酚酸类、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萜类化合物等。其中,酚酸类化合物、生物碱及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千里光药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030%,阿多尼弗林碱的含量不得过0.004%。
功效与作用
千里光有清热解毒、明目、利湿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千里光有抗菌、抗炎、抗病毒、镇痛、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
千里光可治疗感冒发热、泄泻痢疾、痈肿疮毒、目赤肿痛、皮肤湿疹等。
目前,千里光还被用于治疗黄褐斑。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有千里光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千里光。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诉医生。
孕妇忌用。
哺乳期女性使用千里光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儿童及老年人群使用千里光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千里光?
千里光可煎汁内服,服用时需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15~30克。
外用时,可取适量千里光与苍耳草全草等份,煎汁浓缩后,涂于患处,可治疗头癣、鹅掌风等;也可取适量千里光煎水熏洗患处。
用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腥膻、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有需求,请在食用前咨询专业医生。
如果千里光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千里光有毒性作用。
有资料显示,千里光对心、肺、肾有轻度损害。服用时务必咨询医生。
我该如何选购千里光?
千里光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浙江、江苏、广西等地区。
千里光具有如下特征:
千里光的茎为灰绿色、黄棕色或紫褐色的、稍弯曲的细圆柱形,上部长有分枝。表面长有纵向棱线,覆盖有灰白色的柔毛。叶片互生,多皱缩破裂,完整的叶片展平后多为卵状披针形,边缘长有不规则的锯齿,基部为截形,上下两面都长有细柔毛。头状花序;总苞为钟形;花为黄色至棕色,冠毛为白色。千里光气微,味苦。
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
含千里光的中成药有哪些?
千里光片:能抗菌消炎,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肠炎、菌痢、结膜炎等。
千柏鼻炎片: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可用于治疗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引起的鼻痒气热、鼻塞、流涕黄稠、嗅觉迟钝等,还可用于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
润伊容胶囊:有疏风、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风热上逆引起的痤疮。
咳痰合剂:可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咳嗽和痰多。
妇肤康喷雾剂: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外阴炎、皮肤瘙痒等。
千里光和千金子功效一样吗?
千里光是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干燥地上部分,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二者都有毒,但功效不同。
千里光有清热解毒、明目、利湿的作用,可治疗感冒发热、泄泻痢疾、痈肿疮毒、目赤肿痛、皮肤湿疹等。
千金子有毒,能泻下逐水、破血消癥、疗癣蚀疣,用于治疗二便不通、痰饮、水肿、积滞胀满、血瘀经闭、赘疣、顽癣等。
用药误区
误区:无论何种感冒和泄泻均可使用千里光进行治疗。
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感冒和泄泻都可以使用千里光进行治疗。千里光药性寒,风寒感冒和中寒泄泻患者使用后会导致病情加重。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45)
- 板蓝根(989)
- 青霉素(860)
- 阿司匹林(738)
- 枸杞子(685)
- 菊花(646)
- 阿度西林(618)
- 黄连(602)
- 大山楂丸(578)
- 甘草(537)
- 奥美拉唑(525)
- 百合(431)
- 三七(405)
- 巴多昔芬(394)
- 增液颗粒(335)
- 生津消渴胶囊(301)
- 麻芩消咳颗粒(296)
- 阿福特罗(292)
- 英花片(291)
- 维A酸(289)
- 何首乌(274)
- 丙酸氟替卡松(272)
- 五灵脂(271)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0)
- 氯拉洛尔(264)
- 哌拉西林(264)
- 醋酸甲萘氢醌(262)
- 安胃止痛胶囊(260)
- 麻苏止咳颗粒(258)
- 青藤碱(257)
- 诺替西泮(256)
- 七子填精口服液(256)
- 柳栎浸膏(254)
- 氨来咕诺(253)
- 环硫雄醇(253)
- 猴头菌提取物(250)
- 己烯雌酚(250)
- 巴柳氮(248)
- 麦味地黄口服液(248)
- 硫酸司巴丁(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