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清开灵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

通用名: 清开灵注射液

英文名: Qingkailing Zhusheye

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胆酸、珍珠母(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清开灵注射液的性状特征

清开灵注射液为注射剂,呈棕黄色或棕红色的澄明液体。

清开灵注射液有哪些主要作用?

  • 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

  • 可缓解因外感风热、火毒内盛所导致的高热不退、神昏烦躁、咽喉肿痛、中风偏瘫、神志不清等症状。

清开灵注射液用于治疗哪些病证?

  • 用于治疗由外感风温、肺失清肃所致的感冒,缓解发热恶寒、咳嗽咯痰、咽喉肿痛、喷嚏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也可使用清开灵注射液。

  • 用于治疗由热毒内盛、痰阻清窍所致的中风,缓解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言语不利、面赤气粗等症状。对于脑梗塞、脑出血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也可使用清开灵注射液。

用药前须知

  • 清开灵注射液为处方药物,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对胆酸、珍珠母(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制剂等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 有家族过敏史者禁用。

  • 有低钾血症包括与低钾血相关的周期性麻痹病史者禁用。

  • 虚寒体质者、使用洋地黄治疗者、严重心脏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 过敏体质者慎用。

  • 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 孕妇禁用。

  • 老人、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以及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清开灵注射液的制剂规格

注射剂,每支装2毫升或10毫升。

如何服用清开灵注射液?

  • 使用方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使用剂量:肌内注射,一日2~4毫升;重症患者静脉滴注,一日20~40毫升,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毫升或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稀释后使用。

温馨提示:

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清开灵注射液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清开灵注射液可引起以下不良反应:

  • 过敏反应:皮肤潮红或苍白、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心悸、紫绀、血压下降、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 全身性反应:畏寒、寒战、发热、高热、疼痛、乏力、多汗、水肿、颤抖等。

  • 呼吸系统:鼻塞、喷嚏、流涕、咽喉不适、咳嗽、喘憋、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 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胸痛、紫绀、血压下降或升高、心律失常等。

  •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

  • 神经精神系统:眩晕、头痛、烦躁、抽搐、惊厥、晕厥、震颤、意识模糊、昏迷、口舌或(及)肢体麻木、嗜睡、失眠等。

  • 皮肤及其附件:皮肤发红、瘙痒、皮疹、斑丘疹、红斑疹、荨麻疹、局部肿胀等。

  • 血管损害和出凝血障碍:黏膜充血、紫癜、静脉炎等。

  • 用药部位:疼痛、红肿、皮疹、瘙痒等。

  • 其他:面部不适、耳鸣、流泪异常、视觉异常、眼充血、肌痛、肢体疼痛、疱疹、低血钾症、血尿等。

用药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使用期间应该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以防影响药物吸收,降低药效。

  •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 清开灵注射液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 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如经10%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出现浑浊亦不得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稀释以后,必须在4小时以内使用。

  • 不得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儿童以每分钟20~40滴为宜,成年人以每分钟40~60滴为宜。

  •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要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停药并采用积极救治措施。

温馨提示:

  • 使用中成药时,首先需要请中医进行辨证,做到合理应用。

  • 不要自行根据症状盲目加量、减量使用,也不可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长期使用。

  • 发生不良反应时请停药,并及时去医院就诊,以确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调换药物。

  •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 不要听信广告宣传使用中成药。

  •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 密闭保存。

  • 如果希望了解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