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忍冬藤

忍冬藤

正名: 忍冬藤

英文名: Rendongteng

拉丁名: Lonicerae Japonicae Caulis

别称: 金银花藤、金银藤、水杨藤、千金藤、鹭鸶藤、忍寒草、鸳鸯草、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忍冬草、银花秧、金银花杆、甜藤、右篆藤、左缠藤、通灵草、蜜桶藤、右旋藤、二花秧

什么是忍冬藤?

  • 忍冬藤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茎枝。

  • 忍冬藤药性寒凉,味甘。归肺、胃经。

  • 忍冬藤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鞣质等。其中,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干燥的忍冬藤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不能少于0.10%,马钱苷的含量不能少于0.10%;干燥的忍冬藤饮片中,绿原酸的含量不能少于0.070%,马钱苷的含量不能少于0.10%。

功效与作用

  • 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

  • 现代研究表明,忍冬藤还有抗肿瘤的作用。

  • 忍冬藤可以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咽喉肿痛、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忍冬藤过敏者,禁止使用。

  • 虚寒泄泻者,禁止使用忍冬藤。

  • 寒湿阻络引起的风湿痹痛者,不宜使用忍冬藤。

  • 如果您正在使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维生素C、烟酸片、谷氨酸片等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 孕妇使用忍冬藤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忍冬藤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 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使用忍冬藤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忍冬藤?

  • 忍冬藤可以煎汁内服,也可以入丸、散剂服用。服用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9~30克。

  • 外用时,可取适量忍冬藤煎水熏洗患处,也可研末调制后敷于患处。

  • 忍冬藤可以泡酒使用。

    • 二乌止痛酒:与制川乌、制草乌、桑枝、桂枝等中药配伍泡酒,有温经散寒止痛、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及心动过速者需谨慎服用。

    • 复方忍冬酒:与鸡血藤、路路通、川牛膝、延胡索等中药配伍泡酒,有解毒化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的作用,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肩周炎、骨质增生。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 避免和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维生素C、烟酸片、谷氨酸片等药物同时使用。

  • 油腻、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影响忍冬藤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 截至目前,未见文献报道忍冬藤有毒性作用。

  • 服用忍冬藤后,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停用。

    • 恶心

    • 呕吐

    • 上腹不适

    • 腹泻

    • 嗜睡

    • 口渴

    • 多尿

  • 停药后,如果症状没有改善,请及时就医治疗。

  • 如果需要长期服用忍冬藤,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我该如何选购忍冬藤?

  • 忍冬藤主要产自四川、浙江、河南、江苏、陕西等地,江西、福建、湖北、安徽、甘肃等地也有分布。

  • 忍冬藤具有如下特征:

    • 忍冬藤多为棕红色至暗棕色的长圆柱形,部分为灰绿色,分枝比较多,常常缠绕成束,表面光滑或者覆盖有茸毛,外皮容易剥落。枝上有许多节和残叶、叶痕。质地比较脆,容易被折断,断面中空,为黄白色。忍冬藤气味清淡,老枝有微微的苦味,嫩枝味道比较淡。

  • 存放于干燥的地方。

含忍冬藤的中成药有哪些?

  • 排石颗粒:有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的功效,可以治疗下焦湿热导致的石淋,能缓解排尿不畅、血尿、腰腹疼痛;也可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

  • 中风回春丸: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瘀阻络引起中风,能缓解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

  • 风痛安胶囊: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湿热阻络引起的痹病,能缓解关节红肿疼痛、肌肉酸楚;也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忍冬藤和金银花功效一样吗?

  • 忍冬藤和金银花都来源于忍冬科植物忍冬,忍冬藤为忍冬干燥的茎枝,金银花为忍冬干燥的花蕾或初开的花。两者的功效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 忍冬藤和金银花都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都可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

    • 忍冬藤还具有通利经络的作用,还可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的作用比较强。

用药误区

  • 误区:忍冬藤可以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

    • 忍冬藤含有苷类成分,该类成分在酸性过强的情况下可能会水解成苷元和糖,从而失去药效,而维生素C为酸性,所以忍冬藤和维生素C不宜同时服用,以防影响药效。

其他注意事项

  • 请记住:

    •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