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麝香

麝香

正名: 麝香

英文名: Shexiang

拉丁名: Moschus

别名: 遗香、生香、脐香、腊子、臭子、心结香、当门子、麝脐香、四味臭、元寸香、香脐子

什么是麝香?

  •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干燥的分泌物。

  • 麝香味辛,药性温。归脾、心经。

  • 麝香的成分包括大环酮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等。其中,大环酮类化合物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不得少于2.0%。

功效与作用

  • 麝香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

  • 现代研究表明,麝香有抗炎、镇痛、保护神经细胞、抗肿瘤、抗溃疡等作用。

  • 麝香可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心腹暴痛、心胸痹痛、昏迷、咽喉肿痛、闭经、难产死胎、痹痛麻木、跌扑伤痛、痈肿瘰疬等。

  • 目前,麝香还被用于冠心病、耳鸣、急性脑梗死、混合手术后并发症等的治疗。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如果您有麝香过敏史,禁止使用。

  • 虚脱证者,禁止服用。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诉医生。

  • 孕妇禁止使用麝香。

  • 哺乳期女性内服或外用麝香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如何使用麝香?

  • 麝香多制成丸剂或散剂服用,用药时需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 入丸散服用时,每日常规使用剂量为0.03~0.1克。

用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 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腥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有需求,请在食用前咨询专业医生。

  • 如果麝香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 目前未见有资料显示麝香有毒性作用,也未见有按规定剂量服用麝香后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

  • 如果孕妇不慎使用麝香,可引起腹部不适,甚至流产,这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我该如何选购麝香?

  • 麝香主产于山西、四川、青海、甘肃、新疆等地。

  • 麝香具有如下特征:

    • 毛壳麝香:为棕褐色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开口面有皮革质感,比较平,覆盖有白色或灰棕色的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个很小的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有些许皱缩,部分显露有肌肉纤维,比较有弹性,剖开后可见棕褐色或灰褐色的中层皮膜,半透明,内层皮膜棕色,内部含有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

    • 麝香仁:野生者质地软,疏松,油润光亮,表面多为紫黑色,有些许麻纹,断面为深棕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多为棕褐色或黄棕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饲养者为紫黑色或深棕色的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的团块;表面不平,稍有光泽,显油性,并有少量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麝香仁有特异的、浓烈的香气,味微辣、微苦,并有些许的咸味。

  • 麝香应密闭储存,放置在阴凉干燥处,注意遮光、防潮及防蛀。

温馨提示

请到正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和使用。

含麝香的中成药有哪些?

  • 五味麝香丸:能消炎、止痛、祛风,主要用于治疗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咽峡炎、胃痛、牙痛、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炭疽病等。

  • 贝羚胶囊:能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主要用于治疗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还可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成人慢性支气管炎等。

  • 灵宝护心丹:能强心益气、通阳复脉、芳香开窍、活血镇痛,可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引起的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还可用于治疗心动过缓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律失常及冠心病心绞痛。

  • 红灵散:能祛暑、开窍、辟瘟、解毒,主要用于治疗头晕胸闷、恶心呕吐、中暑昏厥、腹痛泄泻等。

  • 麝香祛痛搽剂:能活血祛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跌打损伤、风湿瘀阻、瘀血肿痛、关节疼痛等。

麝香和松香功效一样吗?

  •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松香是松科植物马尾松及其同属植物树干中取得的油树脂,经加工而得的遗留物。二者功效不同。

    • 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心腹暴痛、心胸痹痛、昏迷、咽喉肿痛、闭经、难产死胎、痹痛麻木、跌扑伤痛、痈肿瘰疬等。

    • 松香具有燥湿祛风、排脓拔毒、生肌止痛、杀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痈疽、湿疮、疥癣、金疮出血等。

用药误区

  • 误区:孕妇可以外用麝香

    • 孕妇不仅不可以服用麝香,也不可以外用麝香。因为麝香芳香走窜之性很强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作用,可造成孕妇腹部不适,甚至流产。所以孕妇不可使用麝香。

其他注意事项

  • 请记住:

    •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