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穗兔耳草
《中华本草》:短穗兔耳草
拼音注音
Duǎn Suì Tù ěr Cǎo
英文名
Shortspike Lagotis
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短穗兔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tis brachystachya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4-8cm。全株无毛。通常有匍匐走茎,根状茎短,不超过2cm。根多数,簇生,条形,内质,长可达10cm,根颈外面为残留的老叶柄所形成的棕褐色纤维状鞘包裹。叶全为基生,莲座状;叶柄1-5cm,扁平,下部宽而去;叶片宽条形至披针形,长2-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花葶数条,纤细,倾卧或直立,高度不超过叶;穗状花序长仅1cm,花密集;花萼佛焰苞状,先端开裂至1-3处,比苞片小;花冠白色或微带粉红或紫色,长5-6mm,筒部和檐部等长,上唇全缘,卵状长圆形,下唇,花药肾形;花柱伸出花冠,柱头点状。蒴果卵圆形,先端大而微凹,红色,光滑无毛。花、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4500m的高山、草原、河滩、湖边砂质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皱缩小草本。须根多数,淡黄色,质脆,易折。茎细弱,紫红色,有节。叶基生,叶生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长4-6cm,宽约1cm,学绿色至黄绿色。花序穗状,肾密,卵形;花序总梗长2cm左右,花小,蓝紫色,二唇形。偶见蒴果。气微,味微苦。[br]以叶色绿、花多者为佳。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降压调经。主肺热咳嗽;高血压;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高血压、肺炎等。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铜锣七
- 短柄南蛇藤茎叶
- 肚拉
- 铁藤根
- 短柄枹栎虫瘿
- 钭叶榕
- 豆腐泔水
- 毒芹根
- 灯台菜
- 淡菜
- 昆明水金凤
- 无名木皮
- 破骨风
- 铜苋菜
- 五加皮
- 卵叶橐吾
- 胆矾
- 铁浆
- 五叶薯
- 豪猪毛刺
- 肾果小扁豆
- 豆蔻
- 倒爪草
- 短叶蹄盖蕨
- 凤尾蕉叶
- 梁王茶
- 滇高良姜
- 细叶卷柏
- 蛾眉石凤丹
- 鹅首马先蒿
- 豆角柴
- 胆汁
- 单花鸢尾
- 蓝花绿绒蒿
- 滇常山
- 淡味当药
- 蛤蚧
- 峨眉黄芩
- 铁骨银参
- 追骨风
- 桃枝
- 峨屏草
- 滇茵陈
- 峨嵋耳蕨
- 铃茵陈
- 地棠花
- 短毛熊巴掌
- 杜松实
- 桃花
- 凤眼草
- 南五味子
- 白花菜
- 水松叶
- 铜皮
- 钉头果
- 虎骨
- 雉
- 滇藁本
- 苍条鱼鳖
- 野柿花
- 毒芹
- 豆叶参
- 豆黄
- 鳖脂
- 杜鹃兰
- 短瓣女娄菜
- 鳖甲
- 榔榆茎叶
- 望江青
- 疔毒草
- 短枝六道木
- 马牙贯众
- 短柄南蛇藤根
- 吴茱萸
- 小罗伞
- 锡兰肉桂
- 马鞍藤根
- 钓兰
- 调羹树
- 灯笼婆婆纳
- 牛胆参
- 短柄菝葜
- 燕子尾
- 牛含水
- 马蹄蕨
- 红葱
- 鱼油
- 牡狗阴茎
- 绿萼梅
- 五脉山黧豆
- 碎米柴
- 臭黄皮
- 大三叶升麻
- 大四块瓦
- 蓬子菜
- 沙地娃儿藤
- 小二仙草
- 大叶贯众
- 砂仁壳
- 臭黄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