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穗兔耳草
《中华本草》:短穗兔耳草
拼音注音
Duǎn Suì Tù ěr Cǎo
英文名
Shortspike Lagotis
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短穗兔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tis brachystachya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4-8cm。全株无毛。通常有匍匐走茎,根状茎短,不超过2cm。根多数,簇生,条形,内质,长可达10cm,根颈外面为残留的老叶柄所形成的棕褐色纤维状鞘包裹。叶全为基生,莲座状;叶柄1-5cm,扁平,下部宽而去;叶片宽条形至披针形,长2-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花葶数条,纤细,倾卧或直立,高度不超过叶;穗状花序长仅1cm,花密集;花萼佛焰苞状,先端开裂至1-3处,比苞片小;花冠白色或微带粉红或紫色,长5-6mm,筒部和檐部等长,上唇全缘,卵状长圆形,下唇,花药肾形;花柱伸出花冠,柱头点状。蒴果卵圆形,先端大而微凹,红色,光滑无毛。花、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4500m的高山、草原、河滩、湖边砂质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皱缩小草本。须根多数,淡黄色,质脆,易折。茎细弱,紫红色,有节。叶基生,叶生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长4-6cm,宽约1cm,学绿色至黄绿色。花序穗状,肾密,卵形;花序总梗长2cm左右,花小,蓝紫色,二唇形。偶见蒴果。气微,味微苦。[br]以叶色绿、花多者为佳。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降压调经。主肺热咳嗽;高血压;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高血压、肺炎等。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羊屎条根
- 八月瓜
- 葛上亭长
- 大树跌打
- 午时茶
- 斩龙草
- 万寿菊
- 红土子皮
- 大将军
- 树葫芦
- 兜兰
- 熊肉
- 黑络丸菌
- 银花子
- 土阿魏
- 铁线草
- 牡狗阴茎
- 鳞衣草
- 石蚕
- 假菠菜
- 雕骨
- 饭团根
- 三丫苦叶
- 胆汁
- 草果
- 苹果叶
- 鸡油菌
- 荛花
- 鼠李
- 白苏子油
- 龙血树
- 箭杆七
- 通脱木花上粉
- 地牯牛
- 山核桃皮
- 通脉丹
- 长叶柄野扇花
- 蝴蝶藤
- 狭叶瓦韦
- 龙常草
- 竻苋菜
- 天荞麦根
- 透骨香
- 臭梧桐子
- 茸毛木蓝
- 鲨鱼胆
- 小叶买麻藤
- 肉桂
- 大臭黄荆
- 羚羊肉
- 北鹤虱
- 大荃麻
- 刺瓜
- 大叶金锦香
- 琴叶榕
- 打破碗花花
- 大树甘草
- 紫红獐牙菜
- 巴戟天
- 蠮螉
- 鸡肚肠草
- 鸡血李
- 美味牛肝
- 鳝鱼血
- 人参果
- 短蕊万寿竹
- 跌破竻
- 槠子
- 草木樨
- 龙牙楤木果
- 理肺散
- 大理菊
- 蛇根木
- 赤茯苓
- 蟑螂
- 秦皮
- 邪蒿
- 大叶苣荬菜
- 鸡骨香
- 衣鱼
- 柚核
- 豹肉
- 鹤虱
- 胡枝子根
- 戟叶瓦韦
- 秧鸡
- 软皮树
- 紫薇花
- 稻槎菜
- 秋木瓜
- 辣薄荷
- 鸡脚参
- 紫杜鹃
- 龙葵根
- 牛巴嘴
- 牛耳草
- 百足藤
- 车前草
- 蝇子草
- 酸藤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