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草根
《*辞典》:挖耳草根
拼音注音
Wā ěr Cǎo Gēn
出处
《分类草药性》
来源
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挖耳草"条。
性味
《分类草药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治痢疾,牙痛,喉蛾,子宫脱垂,脱肛。
《云南中草药》:"治痢疾,牙痛,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挖耳草根
拼音注音
Wā ěr Cǎo Gēn
英文名
Root of Drooping Carpesium
出处
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cernu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征晒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cernu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征晒干。
原形态
烟管头草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分枝,被白色长柔毛,上部毛较密。下部叶匙状长圆形,长9-20(-25)cm,宽4-6cm,先端锐尖或钝尖,基部楔状收缩成具翅的叶柄,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和腺点;中部叶向上渐小,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叶柄短。头状花序在茎和枝的顶端单生,直径15-18mm,下垂,基部有数个条状披针形不等长的苞片;总苞杯状,长7-8mm;总苞片4层,外层卵状长圆形,有长柔毛,中层和内层干膜质,长圆形,钝尖,无毛;花黄色,外围的雌花筒状,3-5齿裂,结实;中央的两性花有5个裂片。瘦果条形,长约5mm,有细纵条,先端有短喙和腺点;无冠毛。花期秋季。
药理作用
杓儿菜根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1280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1]。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痢疾;牙痛;乳蛾;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
各家论述
《云南中草药》:治痢疾,牙痛,子宫脱垂,脱肛。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鹤顶兰
- 鹿藿根
- 多枝婆婆纳
- 心叶兔耳风
- 香附
- 赛繁缕
- 苍耳
- 大巢菜
- 金甲豆
- 华泽兰
- 鸡根
- 鳞片水麻
- 瓜子藤
- 蚕茧草
- 灵猫香
- 阴阳枫
- 爬山豆根
- 青稞
- 岩兰花根
- 黄芦木
- 黄花香
- 三羽叉蕨
- 牛角瓜
- 冬青子
- 臭柏
- 横经席
- 毛木树皮
- 苦草
- 地牯牛
- 水茴香
- 脆骨风
- 臭梧桐根
- 蛇疙瘩
- 鸡子黄
- 红花岩黄芪
- 散血藤
- 紫金莲
- 百部
- 崖棕根
- 鸡蛋壳
- 毛叶石楠
- 水枇杷
- 土大黄叶
- 百味叶
- 菠萝根叶
- 胖血藤
- 鸡嗉子
- 黄毛耳草
- 见血清
- 黄颡鱼颊骨
- 花椒叶
- 鼠牙半支
- 红帽顶
- 麻黄
- 节节茶
- 血党
- 野黄瓜
- 野烟叶
- 蜣螂
- 大酸浆草
- 翻天红
- 金线包
- 过墙风
- 地苏木
- 回阳生
- 角翅卫矛果
- 蝮蛇
- 鸡屎白
- 木姜子
- 狼油
- 粗腿羊肚菜
- 臭节草根
- 瓦韦
- 黑石耳
- 黄桷根
- 线叶金鸡菊
- 南五味子叶
- 醉鱼草花
- 藏菖蒲
- 玉带海雕
- 凤仙花
- 香榧草
- 藤乌头
- 金雀儿
- 苦夭
- 小铜锤
- 笔罗子
- 红花点地梅
- 水田碎米荠
- 野靛青
- 蝙蝠
- 牡丹花
- 结香花
- 董棕粉
- 松树梢
- 铁线草
- 小花鸢尾
- 川滇桤木
- 野菠菜
- 美人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