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瓣马铃苣苔
《中华本草》:长瓣马铃苣苔
拼音注音
Chánɡ Bàn Mǎ Línɡ Jù Tái
别名
岩白菜、岩桐草、皱皮草
英文名
all-grass of Auriculate oreocharis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长瓣马铃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auricul (S. Moore) Clarke [Didymocarpus auricula S. Moo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长瓣马铃苣苔 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具柄,柄长2-4cm,密被褐色绢状绵毛;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8.5cm,宽1-5cm,先端微尖或钝,基部圆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齿至近全缘,上面被贴伏短柔毛,下面被淡褐色绢状绵毛至近无毛,侧脉7-9对,在下面隆起,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聚伞花序2次分枝,2-5条,每花序具4-11花;花序梗长6-12cm;苞片,长圆状披针形,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花梗长约1cm;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相等,长圆状披针形,外面被绢关绵毛,内面近无毛;花冠细筒状,蓝紫色,外被短柔毛,筒长1.2-1.5cm,与檐部等长或稍长,喉部缢缩,近基部稍膨大,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片近相等,近狭长圆形,长7-10mm,宽约3mm;能育雄蕊4,分生;花盘环状;雌蕊无毛;子房线状长圆形,长7-10mm,花柱长2-3mm,柱头1,盘状。蒴果倒披针形,长约4.5cm。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沟边及林下潮湿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淡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各种出血;湿热带下;痈疽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各种出血、痈疽、跌打损伤等。2.《植物名实图考》:岩白菜生山石有溜处,铺生如白菜,面绿,背黄,有毛茸茸,治吐血有效。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
来源
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跌打损伤,痈疽疮疖肿痛,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狗枣子
- 川莓
- 石南叶
- 全光菊
- 瓜子金
- 石柑子
- 丽子藤
- 石斑鱼
- 脱力草
- 亮菌
- 狗牙根
- 慈竹笋
- 朴树果
- 石荠苎
- 啤酒花
- 寸节七
- 瓜蒌皮
- 石老虎
- 睡莲
- 甘蔗皮
- 葛藟汁
- 田菁
- 枇杷叶露
- 六月合
- 葛仙米
- 柽柳
- 石腊竹
- 狗蚁草
- 狗牙花
- 葶苈子
- 慈竹箨
- 狗核树
- 慈竹花
- 石榴叶
- 瓜蒌子
- 石蝴蝶
- 平地木
- 樗白皮
- 了哥王
- 楮实子
- 石萝藦
- 三加皮
- 石枣子
- 甘蔗滓
- 慈竹根
- 疳积药
- 田葱
- 螳螂
- 甘紫菜
- 桃叶蓼
- 桐叶
- 狗筋蔓
- 石荠宁
- 狗骨柴
- 斜叶榕叶
- 藤五加
- 血沟丹
- 狗尾草
- 春花木
- 丽春花
- 桃南瓜
- 石胆草
- 甜橙
- 石豆瓣
- 瓜子莲
- 石床
- 狗脚迹
- 石地钱
- 橙子核
- 石榴花
- 楮树根
- 甜瓜子
- 蝙蝠葛叶
- 藤梨根
- 六月雪
- 狗尾花
- 石壁莲
- 牛心果
- 六月瓜
- 狗缨子
- 甜瓜蒂
- 甘草头
- 藤黄
- 石筋草
- 排骨灵
- 石楠根
- 椿白皮
- 柴厚朴
- 川榛
- 六月寒
- 橙子皮
- 甜瓜叶
- 寸金草
- 藤乌头
- 甘草节
- 罐子草
- 石指甲
- 甜瓜皮
- 临时救
- 藤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