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瓣马铃苣苔
《中华本草》:长瓣马铃苣苔
拼音注音
Chánɡ Bàn Mǎ Línɡ Jù Tái
别名
岩白菜、岩桐草、皱皮草
英文名
all-grass of Auriculate oreocharis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长瓣马铃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auricul (S. Moore) Clarke [Didymocarpus auricula S. Moo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长瓣马铃苣苔 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具柄,柄长2-4cm,密被褐色绢状绵毛;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8.5cm,宽1-5cm,先端微尖或钝,基部圆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齿至近全缘,上面被贴伏短柔毛,下面被淡褐色绢状绵毛至近无毛,侧脉7-9对,在下面隆起,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聚伞花序2次分枝,2-5条,每花序具4-11花;花序梗长6-12cm;苞片,长圆状披针形,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花梗长约1cm;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相等,长圆状披针形,外面被绢关绵毛,内面近无毛;花冠细筒状,蓝紫色,外被短柔毛,筒长1.2-1.5cm,与檐部等长或稍长,喉部缢缩,近基部稍膨大,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片近相等,近狭长圆形,长7-10mm,宽约3mm;能育雄蕊4,分生;花盘环状;雌蕊无毛;子房线状长圆形,长7-10mm,花柱长2-3mm,柱头1,盘状。蒴果倒披针形,长约4.5cm。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沟边及林下潮湿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淡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各种出血;湿热带下;痈疽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各种出血、痈疽、跌打损伤等。2.《植物名实图考》:岩白菜生山石有溜处,铺生如白菜,面绿,背黄,有毛茸茸,治吐血有效。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
来源
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跌打损伤,痈疽疮疖肿痛,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枳椇
- 猪獠参
- 蚌泪
- 香叶树
- 胃友
- 挖耳草
- 鹅肠菜
- 苦竹叶
- 狨
- 沼地马先蒿
- 钓兰
- 蝶兰
- 文殊兰果
- 齿叶草
- 鹿角芦荟
- 阔叶水竹叶
- 苦木
- 苦茶叶
- 牛骨
- 良藤
- 橹罟子
- 假菠萝
- 蛇婆子
- 钻秆虫
- 鮧鱼尾
- 皱叶狗尾草
- 鸭嘴癀
- 皱叶羊蹄
- 赛繁缕
- 鸭脚茶
- 竹精
- 擘蓝
- 蛇婆
- 藤仲
- 高粱
- 鱼肝油
- 鱼尾葵根
- 顺江木
- 皂荚叶
- 鼠李皮
- 鸡屎白
- 竹根七
- 鹰爪枫
- 暗紫贝母
- 鱼尾葵叶
- 酸梅簕
- 霹水草
- 赶山鞭
- 粘人草
- 石灰华
- 革叶蓼
- 片姜黄
- 漂摇豆
- 鸭脚罗伞
- 鹰不泊薳
- 艾麻草
- 鬼灯笼
- 牌楼七
- 鸭涎
- 钩吻
- 窄叶南蛇藤
- 鳝鱼皮
- 地血香
- 菩提树花
- 单肾草
- 向日葵茎髓
- 钩钱草
- 铺地蜈蚣
- 龟肉
- 竹叶子
- 皮袋香根
- 桉树果
- 竹叶艾
- 葡萄根
- 皂角刺
- 鼬瓣花根
- 冰草根
- 酸浆
- 龟版胶
- 贵州追风散
- 鱼狗
- 黍根
- 钩栲
- 酸枣树皮
- 蛇藤
- 矮陀陀
- 蛇尾草
- 鱼虱子
- 片鸡尾草
- 狍茸
- 大雪上一枝蒿
- 鸭嘴花
- 鬼目
- 隔山消
- 暗鳞鳞毛蕨
- 蛇根木
- 鲨鱼胆
- 珍珠风
- 蛇果黄堇
- 鸢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