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患树蔃
《*辞典》:无患树蔃
拼音注音
Wú Huàn Shù Qiánɡ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来源
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
功能主治
治外感发热,咳嗽,吐血,白浊,白带。
①《岭南采药录》:"吐血,合瘦猪肉煎汤饮。"
②《南宁市药物志》:"为蛇伤要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含漱。
复方
①治外感发热,伤风咳嗽,劳伤咳血,消化不良:无患树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双单鹅喉:无患树蔃三两。捣烂或切片,煎水含漱。
⑧治白浊、白带:无患树蓣四两。晒干,煮鸡食。
④治毒蛇咬伤:无患树蔃一两,黄牛木根一两,六月雪根五钱,山芝麻五钱,生蕹菜头四两。煎服。(②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无患树蔃
拼音注音
Wú Huàn Shù Qiánɡ
英文名
Root of Chinese Soapberry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无患子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多米。嫩枝绿色,无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25-45cm或更长,叶轴上面两侧有直槽;小叶5-8对,通常近对生,小叶柄长约0.5cm;叶片薄纸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稍呈镰形,长7-15cm或更长,宽2-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腹面有光泽,两面无毛或背面被微柔毛。花序顶生,圆锥形;花小,辐射对称;萼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大的长约0.2cm,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针形,有长爪,长约0.25cm,外面基部被长柔毛或近无毛,鳞片2个,小耳状;花盘碟状,无毛;雄蕊8,伸出,花丝中部以下密被长柔毛;子房无毛。核果肉质,果的发育分果爿近球形,直径2-2.5cm,橙黄色,干时变黑。种子球形,黑色,坚硬。花期春季,果期夏秋。
生境分布
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地区。各地寺庙、庭园和树边常见栽培。
性味
苦;辛;凉
归经
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
宣肺止咳;解毒化湿。主外感发热;咳喘;白浊;带下,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
各家论述
1.《岭南采药录》:吐血,合瘦猪肉煎汤饮。2.《南宁市药物志》:为蛇伤要药。3.《岭南采药录》:治外感发热,伤风咳嗽,劳伤咳血,消化不良。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花鸢尾根
- 葫芦茶
- 柚花
- 四季春
- 留师蜜
- 锯齿草
- 姬蕨
- 山吴萸
- 山驴骨
- 五叶藤
- 野扁豆
- 山韭菜
- 慈姑叶
- 披针叶兔耳风
- 兜兰
- 苦檀子
- 野樱花
- 小叶买麻藤
- 亮菌
- 簕苋菜
- 杉松
- 桦革裥菌
- 小芸木
- 直萼黄芩
- 山蜡梅
- 草地早熟禾
- 慈竹箨
- 栗荴
- 田野卷耳
- 象骨
- 山紫菀
- 水田七叶
- 鹌鹑蛋
- 蜥蜴
- 山陀螺
- 白石脂
- 大叶青木香
- 山枇杷叶
- 头顶一朵花
- 地打果树皮
- 乌鸦肉
- 石蒜
- 灯笼泡
- 草蜘蛛
- 莲花
- 白鱼尾
- 蛇葡萄
- 广枝仁
- 小连翘
- 石蕊
- 云防风
- 樱桃水
- 山楂根
- 笑靥花
- 鸡骨香
- 假蒟
- 对节树根
- 接骨草
- 九头青
- 阳雀花
- 金丝桃果实
- 化香树果
- 金银忍冬
- 白花蛇头
- 僵蚕
- 母猪草
- 叶底珠
- 南蛇藤
- 赤楠蒲桃叶
- 九爪龙
- 山铁树叶
- 树地瓜
- 红叶木姜子根
- 荠菜花
- 荠菜
- 地肤苗
- 毛黄堇
- 海粉
- 功劳子
- 水蛭
- 青木香
- 凤尾茶
- 油桐根
- 绿矾
- 槐耳
- 散血芹
- 四轮香
- 盐肤子
- 翼核果
- 三楞草
- 七里香
- 莲须
- 狗爪豆
- 奶浆参
- 头花杜鹃
- 山茶花
- 牛筋刺寄生
- 太白三七
- 黄矾
- 绿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