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黄(华北大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大黄(华北大黄)
拼音注音
Shān Dài Huánɡ
别名
峪黄、河北大黄
来源
蓼科大黄属植物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unt.,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泻热通便,行瘀破滞。用于大便热秘,经闭腹痛,湿热黄疸;外用治口疮糜烂,烫火伤。
用法用量
2~4钱。
备注
(1)同属植物[b]波叶大黄[/b]Rheum undulatum L.与前种相近似。波叶大黄比大黄泻下作用更缓慢。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走马胎
- 橘根
- 歪脖子果
- 桃枝
- 扁藤叶
- 贴骨散
- 丁榔皮
- 小垂头菊
- 鲫鱼脑
- 长梗千里光
- 紫薇花
- 貒骨
- 八爪金龙
- 柿根
- 米油
- 榅桲
- 淮通
- 黑虎七
- 野毛金莲
- 红枫荷
- 藤槐
- 泡桐树皮
- 绿茎槲寄生
- 芥子
- 长叶竹根七
- 喜鹊肉
- 牛脂
- 柿花
- 红川乌
- 红鬼笔
- 水边指甲花
- 降香
- 冷蕨子草
- 大马蓼
- 插田泡
- 脓见愁
- 蚂蚁
- 西南金刚藤
- 亮叶冬青
- 华东瘤足蕨
- 越西川木香
- 苦草
- 驴蹄草
- 唇香草
- 蜀葵
- 绢毛石花
- 三叶乌蔹莓
- 陈火腿骨
- 红郎伞
- 马桑树皮
- 青通草
- 蜘蛛网
- 山野豌豆
- 蟹爪
- 挖耳子草
- 梓实
- 紫金血藤
- 乳腐
- 山梅花
- 总状绿绒蒿
- 小泡通树
- 硫黄菌
- 竹芋
- 琴叶榕
- 假酸浆
- 卷丹
- 梧桐白皮
- 天名精
- 高粱泡
- 飞蛾七
- 高山唐松草
- 山莨菪
- 高粱泡叶
- 大叶沿阶草
- 穿山龙
- 偷筋草
- 楮实
- 赤楠蒲桃叶
- 补骨脂
- 菜豆树
- 大叶紫薇
- 大金发藓
- 野芫荽
- 铜脚威灵仙
- 牛蹄甲
- 刺楸
- 华东木蓝
- 橘核
- 蝼蛄
- 骨把
- 老鸦胆叶
- 虫实
- 梁王茶
- 万丈深
- 莱菔子
- 翠雀花
- 松球
- 虎头兰
- 琼枝
- 鹅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