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黄(华北大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大黄(华北大黄)
拼音注音
Shān Dài Huánɡ
别名
峪黄、河北大黄
来源
蓼科大黄属植物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unt.,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泻热通便,行瘀破滞。用于大便热秘,经闭腹痛,湿热黄疸;外用治口疮糜烂,烫火伤。
用法用量
2~4钱。
备注
(1)同属植物[b]波叶大黄[/b]Rheum undulatum L.与前种相近似。波叶大黄比大黄泻下作用更缓慢。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发表
- 山莲藕
- 云支花
- 小地扭
- 岩胡椒
- 野大豆藤
- 大叶白头翁
- 桐皮
- 一枝香
- 田野卷耳
- 荷苞花根
- 粗榧子
- 臭黄荆叶
- 扶栘木皮
- 野芭蕉
- 石芫茜
- 海螺
- 白苣
- 山里红
- 漆大姑根
- 中华剑蕨
- 盾果草
- 飞龙掌血
- 虎咬癀
- 赤芍
- 凉三七
- 漏斗瓶蕨
- 大荃麻
- 鸡内金
- 狗脚草根
- 毛果珍珠茅
- 白残花
- 山百足
- 铁箍散
- 马槟榔
- 山小橘
- 铁浆
- 补骨脂
- 催乳藤
- 中间骨牌蕨
- 烧伤藤
- 假荔枝根
- 小赤麻
- 翻背白草
- 江蓠
- 梵天花
- 防风叶
- 风气草
- 合欢花
- 贵州追风散
- 鸟不企
- 砂漏芦根
- 松叶
- 地红子根
- 羽裂星蕨
- 地锦槭
- 牛膝茎叶
- 水栀根
- 三七叶
- 海白石
- 补血薯
- 鸟不企叶
- 香秋海棠
- 女贞子
- 牛毛七
- 防己
- 菊花根
- 藤五加
- 淡竹根
- 合血香
- 女贞叶
- 金鱼藤
- 花红叶
- 黑沙蒿子
- 紫花堇菜
- 牛肚
- 白豆蔻壳
- 大叶醉鱼草
- 尿泡草
- 千金子
- 橄榄根
- 匍伏堇
- 锦鸡
- 黑面叶根
- 风车藤
- 紫草
- 白梅花
- 沙旋复花
- 红走马胎
- 黑风散根
- 云南重楼
- 丛毛榕根
- 不凋木
- 杜鹃花果实
- 山棯根
- 林檎
- 小一把抓
- 四川苦丁茶
- 芭蕉花
- 甜瓜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