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柄秋海棠
《中华本草》:长柄秋海棠
拼音注音
Chánɡ Bǐnɡ Qiū Hǎi Tánɡ
别名
红八角莲。
来源
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长柄秋海棠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mithiana Yu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27cm。根茎长而斜生,密生须根。叶基生,3-4片;叶柄长达25cm,被棕色长柔毛;叶片纸质,宽卵形,长4-8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斜心形,上面具稀疏伏一刚毛,下面脉上有柔毛,边缘稍有浅裂,裂片三角形,渐尖头,边缘有不整齐的尖牙齿。聚伞花序,总花梗从根茎上生出,无毛,与叶片近等长;花粉红以,雌雄花被片各4。蒴果近圆形,微被棕色长柔毛,有3翅,其中1翅特大,长约2cm,宽0.5-0.9cm端钝。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000m的密林阴湿处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味酸;性寒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解毒。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崩漏;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桑鳸
- 松塔
- 杉皮
- 桑霜
- 鸭脚木叶
- 牛肠
- 桑芽
- 树茭瓜
- 桑叶
- 山楂根
- 山佩兰
- 乌鱼刺
- 乌鸦胆
- 山五味子
- 络石果
- 疔毒草
- 峨嵋耳蕨
- 雕骨
- 紫弹树枝
- 短叶蹄盖蕨
- 蓬莪术
- 大狼毒
- 白梅
- 山臭草
- 爬树龙
- 饭团藤
- 芭蕉叶
- 石蟾蜍
- 水案板
- 水接骨丹
- 沙旋复花
- 水红木花
- 枣核
- 水杨枝叶
- 水松叶
- 水朝阳花
- 水皂角
- 水柏枝
- 马蹄荷
- 水稻清
- 水团花根
- 水藁本
- 水塔花叶
- 水蛇
- 水芹菜
- 秋枫
- 水鬼蕉叶
- 沙前胡子
- 水虾草根
- 水棘针
- 水枇杷叶
- 水边指甲花
- 鹰不泊薳
- 五叶壁藤
- 鳙鱼头
- 水蛇皮
- 生姜汁
- 水细辛
- 水松
- 水松枝叶
- 水虾子草
- 水菇里
- 疏叶当归
- 水松皮
- 水獭肝
- 牛筋草
- 沙地娃儿藤
- 省沽油根
- 水流豆
- 畲山羊奶子
- 水珍珠菜
- 水草乌
- 水苏根
- 水红木根
- 水朝阳
- 水藿香
- 水团花
- 水火麻
- 雁肪
- 水罗伞
- 水葫芦
- 水晶鱼
- 葡萄根
- 樟梨子
- 水狗子
- 水曲柳
- 涩草
- 水茄
- 水紫菀
- 沙棘
- 水木草
- 水毛花根
- 水银
- 水朝阳草
- 水朝阳根
- 鳗鲡鱼
- 紫参
- 盘羊肺
- 水莎草
- 水葫芦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