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槟榔
《中国药典》:焦槟榔
英文名
SEMEN ARECAE PREPARETA
来源
本品为槟榔的炮制加工品。
形状
本品呈类圆形薄片,直径1.5~3cm,厚1~2mm。表面焦黄色,可见大理石样花纹。质脆,易碎。气微,味涩、微苦。
性味
苦、辛,温。
鉴别
(1) 本品粉末焦黄色。内胚乳细胞极多,多破碎,无色,完整者呈不规则多角形或类方形,胞间层不甚明显,直径56~112μm,壁厚6~11μm,纹孔较多,甚大,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19μm。外胚乳细胞呈类方形、类多角形或作长条状,直径40~72μm,壁厚约8μm,孔沟可察见,胞腔内大多数充满红棕色至深棕色物。种皮石细胞呈纺锤形,多角形或多条形,直径24~64μm,壁厚5~12μm,淡黄棕色,纹孔少数,裂缝状,有的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螺纹及网纹导管偶见,直径8~16μm。
(2) 照槟榔项下的[鉴别](2) 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炮制
取槟榔片,置锅内,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焦黄色
归经
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用法用量
3~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鹅脚板
- 红芋
- 茭白
- 羊山刺
- 山柳菊
- 山货榔
- 黄樟
- 石莽草
- 一品红
- 双色龙胆
- 黄背草果
- 刺柄南星
- 茴香
- 红毛叶马蹄香
- 下冈哇
- 参须
- 石蟹
- 桦褶孔
- 绿结鸡骨
- 山枝仁
- 一枝香
- 石血
- 山大黄(波叶大黄)
- 血当归
- 刺黄芩
- 四季春
- 水蛭
- 异叶米口袋
- 一叶荻
- 射尿(虫另)
- 河豚鱼肝油
- 莎木面
- 羯布罗香
- 黄杨根
- 水枇杷叶
- 黄多孔菌
- 筋藤
- 小一口血
- 蛇头细辛
- 黄根
- 樟梨
- 鲎壳
- 海芙蓉
- 胡枝子
- 刺玫
- 橙皮
- 蓍草
- 乌鳢
- 山苍子
- 榔榆皮
- 水老虎
- 獾油
- 槐白皮
- 火焰子
- 水锦树
- 荆芥叶莸
- 柿子
- 石鲫
- 山乌珠根
- 沙塘木
- 桑叶露
- 水兰叶
- 老蛇头
- 山茶叶
- 山苏木
- 伞花绢毛菊
- 狼毒
- 老鼠吹箫
- 南瓜根
- 黄杨子
- 山杨柳
- 褐带环口螺
- 缘毛鸟足兰
- 红活麻
- 何首乌叶
- 烟锅草
- 红直当药
- 扇叶阴地蕨
- 柠条
- 柿饼
- 刺糖
- 山鸡蛋
- 山莓
- 山铁树叶
- 珍珠
- 藏绵芪
- 树萝卜
- 杉寄生叶
- 丁香露
- 东风草
- 锦香草叶
- 凤尾贯众
- 山矾
- 东风橘根
- 箭叶蓼
- 大花剪秋罗
- 大头茶
- 狗头芙蓉
- 云杉球果
- 火炭母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