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星草
《中华本草》:戴星草
拼音注音
Dài Xīnɡ Cǎo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戴星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eranthus africanus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
戴星草 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被毛或无毛,有分枝;茎直立或斜升,茎和枝有3条明显的翅。叶互生;茎下部叶狭倒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5-9cm,宽2-3.2cm,基部渐狭,沿茎下延成阔翅,边缘有疏离细齿,先端钝、浑圆或稀有近短尖,两面被疏短柔毛或有时脱毛,中脉在下面微凸起,侧脉约5对,不明显;中部叶倒披针形或狭倒披针形,稀椭圆形,长2-4cm,宽0.6-2cm;向上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常密集成椭圆状至球状,长7-15mm,径7-12mm,浅白色或绿色,单生于枝顶;总苞片2层,约6-9个,外层长圆状披针形,长3-3.5mm,先端细尖,背面常有腺点,内层较狭,长约3.5mm,先端浑圆或截平,通常啮齿状,无毛;雌花20-22个,长约3mm,花细管状;两性花1个或2-3个,长3-3.5mm,花冠钟状,有腺点,檐部5裂。瘦果,圆柱形,有4棱,长0.8-1mm,被短柔毛。花期12月至翌年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间、荒地或山坡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健胃;止痛;利尿。主消化不良;胃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石枣
- 七叶一把伞
- 山马鞭草
- 刺菱
- 湖北楤木
- 天葵子
- 刺莓果根
- 母草
- 山桂皮
- 干地黄
- 山皮条
- 散血飞
- 猴高铁
- 刺南蛇藤
- 山石榴
- 牦牛胆结石
- 海蟹壳
- 四棱杆
- 山小橘
- 枸橘
- 双叶金枪
- 礁膜
- 刺沙蓬
- 山芭蕉子
- 四孢蘑菇
- 山柰
- 山牡丹
- 四叶细辛
- 山香果
- 山黄菊
- 荚果蕨贯众
- 山牛蒡
- 匙叶黄杨
- 海蛤壳
- 海鳝
- 娑罗子
- 少花腰骨藤
- 山核桃皮
- 商陆叶
- 大叶井口边草
- 水龙胆草
- 山白蜡条
- 灰菜
- 虎肚
- 山苦荬
- 海龟
- 滑叶跌打
- 石香葇
- 藿香
- 红梗草
- 山乌珠
- 胡萝卜
- 侧柏叶
- 红紫珠
- 胡萝卜子
- 绢毛木姜子
- 碎米蕨
- 圆叶白杨树
- 红刺藤
- 荠宁
- 水牛角浓缩粉
- 山橿根
- 火炭母草
- 刺蜜
- 广金钱草
- 罗平蓟
- 石栗
- 四川红淡叶
- 黄斑龙胆
- 三叉凤尾蕨
- 小红柳根
- 山黄麻根
- 串铃草
- 算盘子叶
- 红花刺参
- 刺茶美登木
- 江南玄胡
- 黄杨木
- 水银
- 虎骨胶
- 胡莲
- 还亮草
- 橘红珠
- 商陆
- 黄河裸裂尻鱼
- 水玉簪
- 三升米
- 山壳骨
- 山蛩虫
- 射鸡尾
- 蔛草
- 刺菠
- 水稻清
- 蝴蝶藤
- 山麻杆
- 红鸡踢香根
- 海决明
- 虎杖
- 串铃
- 山禾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