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橿根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山橿根
拼音注音
Shān Jiānɡ Gēn
别名
山姜、副山苍
英文名
Root of Montane Spicebush
出处
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山橿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reflexa Hems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山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幼时有绢状毛。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或圆卵形,长4-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全缘,纸质,下面被柔毛,老时脱落,侧脉5-8条;叶柄长5-12mm。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梗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片6,椭圆形,黄色;雄花有雄蕊9,花药内向瓣裂。果实球形,深红色,径约7mm;果柄长1.5-2cm。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路边、林缘或灌木从中。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温;辛
归经
肺;胃经
功能主治
理气止痛;祛风解表;杀虫;止血。主胃痛;腹痛;风寒感冒;风疹疥癣;治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根6-15g,果实3-9g。外用:适量,鲜根皮捣烂敷;或水煎熏洗。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辞典》:山橿根
拼音注音
Shān Jiānɡ Gēn
出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
为樟科植物山橿的根或根皮。
原形态
山橿,又名:大叶山橿、米珠、副山苍。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幼时有绢状毛。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或圆卵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成圆形,全缘,纸质,下面被柔毛,老时脱落,侧脉5~8条;叶柄长5~12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梗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片6,椭圆形,黄色;雄花有雄蕊9,花药内向瓣裂。果实球形,深红色,径约7毫米;果柄长1.5~2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缘或路旁灌丛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止血,消肿,行气止痛。治疥癣、风疹、胃痛。
复方
①治胃气痛:山橿根二钱。南五味子根皮三钱,灯心草、车前草各二钱。水煎服。
②治刀伤出血:山橿皮捣烂敷患处。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红青菜
- 大风艾
- 绿百合
- 蝴蝶草根
- 紫珠叶
- 狐肠
- 天香炉
- 海鳗
- 锯锯藤
- 石莲子
- 野甘草
- 香果树
- 紫叶秋海棠
- 夜花藤
- 白鹇
- 柞木皮
- 七爪风
- 穿山甲
- 苦木
- 大铜钱菜
- 苦葵鸦葱
- 紫金牛
- 川黔鸭脚木
- 金盏菊
- 猪屎豆
- 白屈菜
- 竹叶椒根
- 盐蛇
- 紫背绿
- 野芫荽
- 金钱松叶
- 卷毛耳草
- 茅草叶
- 三十六荡
- 五加皮
- 广石豆兰
- 紫苏梗
- 南蛇竻苗
- 虎掌草叶
- 鲤鱼
- 毛蓼
- 竹叶蕉
- 小黑药
- 老牛揣
- 草本三角枫
- 调经草
- 酥油
- 鸱头
- 双飞蝴蝶
- 砗磲
- 柏树果
- 女儿茶
- 地牯牛
- 蝈蝈
- 大叶子
- 倒扎龙
- 红娘子
- 栾犀
- 虎图辣
- 藏茴香
- 地柏树
- 唐古特青兰苗
- 地梭罗
- 制何首乌
- 毒芹根
- 披散糖荠
- 紫堇
- 了哥利
- 天蓬草
- 东风螺
- 燕窠土
- 小万年草
- 丽江黄芩
- 毛扭藓
- 毛嘴签
- 马来蒲桃
- 滑石粉
- 青海防风
- 太白艾
- 黄背草根
- 柿寄生
- 红粘谷
- 桑瘿
- 砂仁
- 密脉鹅掌柴
- 芭茅
- 大块瓦
- 滇地黄连
- 辽瓦松
- 大黄
- 凹裂毛麝香
- 皮袋香
- 桑叶汁
- 鲩鱼
- 红蒿枝
- 罗汉松
- 金银花子
- 野菰
- 黄山五叶参
- 山核桃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