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草
《中华本草》:火焰草
拼音注音
Huǒ Yàn Cǎo
别名
红瓦松、狗牙风。
来源
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火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stellariifolium Franch.[S.drymarioides Hancevar.stellariifolium(Franch.)Hanc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火焰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15cm。全株被腺毛。茎直立,较纤细,有多数斜上分枝,基部略木质化。叶互生;叶柄长4-8mm;叶片正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20mm,宽5-10m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至截形,全缘。总状聚伞花序,顶生,疏分枝,花多数;花梗长5-10mm;萼片5,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2mm;花瓣5,黄色,披针状长圆形,长3-5mm;雄蕊10,2轮,较花瓣短,花药肾形,黑紫色;鳞片5,宽匙形至宽楔形,先端有微凹;心皮5,近直立,长圆形,先端突狭成短花柱。蓇葖果,上部略叉开,基部合生。种子长圆状卵形,长0.3-0.5mm,有纵纹,淡褐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山谷石缝中。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热毒疮疡;乳痈;丹毒;无名肿毒;水火烫伤;咽喉肿痛;牙龈炎;血热吐血;咯血;鼻衄;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50-10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对虾
- 蕹菜
- 钓樟枝叶
- 荷苞花
- 山药
- 龙脷叶
- 紫玉盘
- 猪苓
- 龙珠
- 麦冬
- 柞木皮
- 黄刺皮
- 野油麻
- 宽叶返魂草
- 苎麻皮
- 龙葵
- 滑背草鞋根
- 地涩涩
- 花红叶
- 吴茱萸叶
- 红鸡踢香根
- 半边藕
- 小木通
- 生姜汁
- 芦子兰
- 卵叶水芹
- 白叶火草
- 榆皮涎
- 直立百部
- 黑皮青木香
- 曼陀罗子
- 藏青杠
- 荭草
- 赤火绳
- 空桶参
- 金狮藤
- 铁扫帚
- 槲寄生
- 西藏水黄连
- 簕竹
- 破骨风
- 三叶豆
- 猫油
- 红簕钩
- 肉桂油
- 肥皂荚
- 糯芋
- 药用狗牙花
- 小叶买麻藤
- 逆阿落
- 紫背草
- 松针
- 地皮消
- 十字苔草
- 大叶香薷
- 黄泡子
- 蒲葵叶
- 宽叶紫萁苗
- 鸡血李
- 紫花芥子
- 胡芦巴
- 红药子
- 大黄蜂子
- 竻慈姑
- 刺瓜
- 野百合
- 鸡爪芹
- 大独脚金
- 香木菌桂
- 八角枫
- 都拉鸢尾
- 红石耳
- 苋菜
- 乌桕根皮
- 葱花
- 耳叶排草
- 伞花绢毛菊
- 石龙子
- 砂漏芦根
- 独椒
- 裂叶堇菜
- 石龙芮子
- 大蒜
- 大发表
- 露蕊乌头
- 黄花远志
- 南方露珠草
- 蒙古马兰
- 小南木香
- 荜茇根
- 峨眉石凤丹
- 吊岩风
- 老虎俐
- 车桑仔
- 酸枣树皮
- 大树三台
- 痰药
- 毛脉柳叶菜
- 豆瓣绿
- 五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