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草
《中华本草》:火焰草
拼音注音
Huǒ Yàn Cǎo
别名
红瓦松、狗牙风。
来源
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火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stellariifolium Franch.[S.drymarioides Hancevar.stellariifolium(Franch.)Hanc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火焰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15cm。全株被腺毛。茎直立,较纤细,有多数斜上分枝,基部略木质化。叶互生;叶柄长4-8mm;叶片正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20mm,宽5-10m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至截形,全缘。总状聚伞花序,顶生,疏分枝,花多数;花梗长5-10mm;萼片5,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2mm;花瓣5,黄色,披针状长圆形,长3-5mm;雄蕊10,2轮,较花瓣短,花药肾形,黑紫色;鳞片5,宽匙形至宽楔形,先端有微凹;心皮5,近直立,长圆形,先端突狭成短花柱。蓇葖果,上部略叉开,基部合生。种子长圆状卵形,长0.3-0.5mm,有纵纹,淡褐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山谷石缝中。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热毒疮疡;乳痈;丹毒;无名肿毒;水火烫伤;咽喉肿痛;牙龈炎;血热吐血;咯血;鼻衄;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50-10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鼻烟
- 枯萝卜
- 火头根
- 洋白蜡树
- 大绿藤
- 青蒿
- 蝉翼藤
- 樟木子
- 真藓
- 茉莉花
- 鱼蓼
- 温泉
- 龙常草
- 多花胡枝子
- 紫背天葵草
- 独叶白芨
- 竹节七
- 石榴叶
- 红大戟
- 高粱泡叶
- 牛目椒
- 羊奶子
- 小年药
- 柿漆
- 白子菜
- 遍地金
- 银朱
- 毛茎马兰
- 鸭公树子
- 北鱼黄草
- 毛根杜仲
- 刚毛尖子木
- 鼹鼠
- 粳米
- 白藤
- 水翁皮
- 毛果小甘菊
- 粘鱼须
- 山高粱
- 千金坠
- 嫁(虫戚)
- 鲤鱼鳞
- 猴樟
- 黄瘤孢
- 建神曲
- 竹林消
- 蚂蚁上树
- 荷青花
- 金钮扣
- 狭叶山胡椒
- 尖耳贯众
- 制何首乌
- 牛舌草
- 小茜草
- 青蛇莲
- 梅花刺果
- 赤小豆花
- 红榔木
- 马桑树皮
- 齿叶橐吾
- 南方红豆杉
- 白腹锦鸡
- 达仑木
- 蕨
- 木瓜
- 东北桤木
- 刺血红
- 高山唐松草
- 鹄绒毛
- 苜蓿
- 毛脉南蛇藤
- 八角枫
- 老鼠脚迹
- 东紫堇
- 壁钱
- 圆叶茅膏菜
- 信石
- 豨莶果
- 粘毛黄花稔
- 肥皂荚
- 铰剪藤
- 鳖甲
- 朱蕉
- 马尾连
- 可爱花
- 大毛红花
- 猪毛针
- 圣罗勒
- 千年耗子屎种子
- 山丹花
- 山东肿足蕨
- 花生油
- 密花角蒿
- 四季海棠
- 打箭菊
- 雪里开
- 地锦草
- 四时青
- 山岗荚
- 四方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