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木根
《*辞典》:楤木根
拼音注音
Sǒnɡ Mù Gēn
别名
楤根(《本草拾遗》),刺老包根(《草木便方》),山通花根(《四川中药志》),箭当树根(《江西草药》)。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根或根皮。9~10月挖根,或剥取根皮晒干。
性味
辛,平。
①《本草拾遗》:"辛,平,小毒。"
②《草木便方》:"苦,微寒。"
③《贵阳民间药草》:"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湿,利小便,散瘀血,消肿毒。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浊,血崩,跌打损伤,瘰疬,痈肿。
①《本草拾遗》:"主水癊,取根白皮,煮汁服之一盏,当下水,如病已困,取根捣碎,坐,其取(取其)气,水自下。又能烂人牙齿,齿有虫者,取片子许大,纳孔中,当自烂落。"
②《草木便方》:"解毒,散热,除风痰。治瘰疬,疮烂,鼻衄,牙痛,痔疾,痢疾,疯狗咬伤。"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驱风,镇咳。治妇女红崩,男子淋浊。"
④《四川中药志》:"除湿解毒,散瘀积,消痈肿,除寒热。"
⑤《江西草药》:"活血行瘀;疏风祛湿。"
⑥《陕西中草药》;"消肿止痛,健脾利水。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肝炎,跌打损伤,骨折,虚肿,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注意
《陕西中草药》:"孕妇慎用。"
复方
①治关节风气痛:楤木根白皮五钱。加水一碗,黄酒半碗,煎成一碗,早晚各服一剂,连服数天,痛止后再服三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肾炎水肿:楤木根一至二两。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肝硬化腹水:楤木根四两,瘦猪肉四两。水炖,服汤食肉。(《江西草药》)
④治虚肿:楤木根皮一两。炖肉,不放盐食。(《云南中草药》)
⑤治胃痛、胃溃疡、糖尿病:楤木根皮三至五钱。水煎,连服数日。(《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⑥治遗精:楤木根皮一两。水煎去渣,加猪瘦肉炖服。(《江西草药》)
⑦治淋浊:刺老包根一两。煮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⑧治红崩白带:刺老包根四两。水二大碗,煎至一中碗,去其滓,甜酒为引,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⑨治糖尿病:楤木根一两,银杏四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风热咳嗽:刺老包根三钱,果上叶二钱。水煎服。
⑾治咳喘:刺老包根四两,肉一斤。炖之,服肉及汤。
⑿治痈毒:刺老包根五钱至一两。煎水内服。
⒀治痔疮:刺老包根四两(干的用五钱)。炖猪肉半斤,分三次服。(⑩方以下出馈阳民间药草》)
⒁治跌打损伤,骨折:楤木根、马尾松根、杜衡根、青木香根(均鲜)各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⒂治腰椎挫伤:鲜楤木根皮一至二两,猪蹄一只。水炖,服汤食肉。另用楤木根适量,煎水外擦。(《江西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黄荆沥
- 榔榆皮
- 柿皮
- 千日红
- 淮山
- 诃子核
- 红雪柳
- 山药
- 红川乌
- 黄屈花
- 红线麻
- 山萩
- 多穗石柯根
- 花木通
- 水仙桃
- 槟榔花
- 小报春花
- 薅田藨根
- 毛叶西香罗勒
- 独角牛
- 花叶矮沱沱
- 米皮糠
- 海鳗
- 石茶
- 伏龙肝
- 虎耳还魂草
- 芒
- 昏鸡头
- 藏绵芪
- 车前子
- 蜈蚣刺
- 斑竹根
- 海胆
- 红毛菍
- 獾肉
- 野鸦椿花
- 杉木根
- 山荆子
- 车螯
- 兔毛蒿
- 大叶黄杨
- 黑色鳞毛蕨根
- 参条
- 假刺藤
- 蜡瓣花根
- 旋复花
- 肉豆蔻衣
- 山驴骨
- 珍珠莲
- 南蛇藤根
- 海莲果
- 凤尾七
- 小柳拐
- 地耳草
- 夜花藤
- 红菠菜
- 蛤仔壳
- 小人参
- 白子菜
- 苞蔷薇根
- 滨海前胡
- 剑叶玉簪
- 南板蓝根
- 翼核果
- 灰包
- 红花苗
- 白龙穿彩
- 地牯牛
- 马钱子粉
- 柚核
- 山萝卜
- 冷杉果
- 红景天
- 海南茄
- 乌桕叶
- 红鸡踢香根
- 蛇婆子
- 刺槐花
- 冷蕨
- 刺玫
- 黄草乌
- 毛叶黄杞
- 东方乌毛蕨叶
- 半截叶
- 白石英
- 榆皮涎
- 铁栏杆
- 斑地锦
- 琴叶榕
- 野葡萄藤
- 当归
- 石楠
- 宜梧
- 山海螺
- 山狸子骨
- 绣球防风
- 短茎独活
- 金刚一棵蒿
- 七角枫
- 单花鸢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