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皮
《中华本草》:红树皮
拼音注音
Hónɡ Shù Pí
别名
五梨跤、五脚里
来源
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木榄的树皮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era gymnorrhiza(L.)Lam.[Rhi-zophora gymnorrhiza L.]采收和储藏:在栽种10-15年后,夏。秋二季采剥树皮,晒干。秋季挖根,洗净泥土,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
灌木或乔木,常有曲膝状气根突出水面。单叶对生;叶柄长2.5-4.5cm;托叶早落;叶革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4cm,宽3-5.5cm,花柄向下弯,长8-20cm;萼管近钟形,暗黄红色,萼裂片11-13片,以12片居多,裂片线形,约与萼管等长;花冠淡红白色,与花萼裂片同数而较短,2深裂,基部密被绢毛,上部近无毛,裂缝间有刺毛1条,裂片先端有2-4条刺毛;雄蕊数目为花瓣的1倍,略短于花瓣;子房下位,2-4室。果包藏于萼筒内且与其合生,1室,萼筒长于裂片;种子1,于果离母树前发芽,胚轴纺锤形,稍有棱角,长15-25cm。花、果期几全所。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于南亚热带的气候条件生长,以沿海地带向阳的冲积土最适宜栽培。[br]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采收成熟饱满的果实,随采随播,以春,夏季播种较宜。播前将种子晾干,用河沙搓伤种子表皮,按播1颗,覆细土3cm,浇水保湿。育苗1年,苗高30cm左右,按行株距300cm×300cm开穴,每穴栽1株。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滩红树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
化学成分
木榄树皮含大量鞣质,全纤维素(holocellulose)和克拉松木素(klason lignin),含量分别为35.5%和14.1%。还含鼠李糖(rhamnose),阿拉伯糖(arabinose),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木糖(xylose),甘露糖(mannose),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另外本品还含赤霉素(gibberellin)A3、A4、A7,13(18)-齐墩果烯醇(gymnorhizol),谷甾醇(sitooterol),α-香树脂醇(α-amyrin),β-香树脂醇(β-amyrin),羽扇豆醇(lupo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inasterol),7-豆甾烯醇(stigmast-7-en-3β-ol),木榄醇(brugierol)和异木榄醇(isobrugierol)。
性味
味苦;微涩;性寒
归经
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泻止血。主咽喉肿痛;疮肿;热毒泻痢;多种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水麻tiao
- 海南海金沙
- 火麻仁
- 獾油
- 火焰子
- 生漆
- 淮山
- 海鹞鱼尾刺
- 红叶树子
- 海龟胶
- 海茜
- 水蕨
- 水葫芦苗
- 海鹞鱼胆
- 湖北海棠根
- 灰叶根
- 红毛菍
- 狮子七
- 红果楠
- 狐肠
- 浮海石
- 桦叶葡萄根皮
- 水藿香
- 海红
- 牛蒡根
- 槐枝
- 洪连
- 红小麻
- 兔耳子草
- 海南砂仁
- 刺猬皮
- 水蛇
- 红楠皮
- 芸香
- 红背酸藤
- 滇南鸟足兰
- 滑叶跌打
- 海参内脏
- 海蛤壳
- 海狗肾
- 海州骨碎补
- 香附
- 树头发
- 白升麻
- 地棠花
- 魔芋
- 天鹅毛
- 紫梢花
- 建兰叶
- 水银
- 苘麻子
- 海芙蓉
- 良旺茶
- 黄背草苗
- 河豚鱼肝油
- 狼萁草
- 湖北地黄
- 牛乳
- 赤阳子
- 南瓜瓤
- 雷公藤
- 过山枫
- 狐心
- 黄花夹竹桃
- 高粱火焰苞
- 鬼箭羽
- 秦艽
- 金雀根
- 海南地不容
- 革叶蓼
- 黄锁梅叶
- 鳞片水麻
- 高山露珠草
- 兔头骨
- 厚朴子
- 野鸦椿叶
- 青海鸢尾子
- 还魂草
- 衣鱼
- 哈士蟆
- 蛇目菊
- 驱风通
- 乳香
- 长梗石柑
- 毛蕨根
- 皱杓兰
- 沙参
- 无名子
- 老头草
- 玉米轴
- 野杜仲
- 鱼眼草
- 地瓜子
- 郁金
- 片鸡尾草
- 小接骨丹
- 鞑新菊
- 白僵蚕
- 金耳环
- 厚膜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