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卵
《中华本草》:海鳗卵
拼音注音
Hǎi Mán Luǎn
来源
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将卵取出,晒干。
原形态
海鳗,体长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50cm以上,大者长100cm以上重达10-20kg以上。头尖长。吻突出,尖端下突如小钩状。眼大,近圆形,眼间隔微隆起。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短管状;后鼻孔圆形,口大,上颌突出,略长于下颌,两颌牙强大而锐利,均为3行,前端均有大型犬牙,上颌有8-16个;下颌为6-7个,下颌外行牙不向外倾斜。犁骨中间一行有10-15个大扁牙,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鳃孔宽大。肛部位于体中部偏前。体光滑无鳞。侧线孔明显。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前上方。有胸鳍无腹鳍。背、臀在后方和尾鳍连接。体背侧银灰色。大型个体暗褐色。腹侧乳白色。背、臀、尾鳍边缘均黑色,胸鳍灰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虾、蟹、鱼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怀卵量100万万粒,卵球形,径1.6-1.7mm。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有季节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功能主治
滋补强壮。主体虚赢弱;肝硬化;脂肪肝;神经衰弱;贫血
用法用量
内服:焙黄研末,6-12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人参子
- 软水黄连
- 绒白乳菇
- 牡荆沥
- 人尿
- 榕树皮
- 蚺蛇肉
- 猫头鹰
- 左黑果
- 瑞香狼毒
- 铁栏杆
- 鹤虱
- 三角咪
- 八角枫叶
- 金丝带
- 野梨枝叶
- 润肺草
- 人面子叶
- 二叶舌唇兰
- 酱瓜
- 垂花香薷
- 瑞香根
- 蒲蒻
- 茶花
- 人面子
- 三叶罗伞
- 指甲花叶
- 紫啸鸫
- 孔公孽
- 剑叶玉簪
- 刺楸茎
- 三角泡
- 薯莨
- 羊蹄暗消
- 鲫鱼藤
- 木棉皮
- 红楤木
- 大绿藤
- 虎骨胶
- 荔枝壳
- 薄柱草
- 绒毛诃子
- 盲肠草
- 赤雹
- 对叶四块瓦
- 芡实
- 冬瓜子
- 红花山牵牛
- 葱实
- 滨海前胡
- 半边山
- 牧马豆
- 苏木蓝
- 羊七莲
- 天文草
- 鸭舌鱼鳖
- 白芍
- 穿心草
- 廉姜
- 菊花暗消
- 小茅香
- 昂天莲
- 红薯细辛
- 椋子木
- 玉带根
- 矮脚苦蒿
- 麻雀肉
- 茴香虫
- 人中白
- 光枝勾儿茶
- 獾骨
- 藤金合欢
- 血桐
- 红树皮
- 大人血七
- 鳝鱼
- 漏斗菜
- 倒心叶桃叶珊瑚
- 山漆树
- 鸡脚刺
- 镰萼虾脊兰
- 独角牛
- 荠薴
- 满江红
- 大膜盖蕨
- 茯苓皮
- 野牡丹根
- 见血飞
- 貒膏
- 黄瓜子
- 三台红花
- 羊毛绒球蟹
- 山橘
- 杏仁
- 山橘叶
- 榕树胶汁
- 篱天剑
- 野茶辣
- 广西九里香根
- 金背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