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子油
《中华本草》:白苏子油
拼音注音
Bái Sū Zǐ Yóu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子果实压榨出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
原形态
白苏,一年生草本,高0.5-2m。茎直立,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cm,背腹扁平,密被长柔毛;叶片阔卵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两面绿色或紫色,上面被疏柔毛。轮伞花序2花,组成长1.5-15cm,密被长柔毛,贪薇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外被红褐色腺点,边缘膜质;花梗密被柔毛;花萼钟形,10脉,下部被长柔毛,夹有黄色腺点,内面喉部有疏柔毛环,结果实增大,萼桅二唇形,上唇宽大,3齿,中齿较小,下唇比上辰稍长,2齿,齿披针形;花冠通常白色,冠筒短,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部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稍长,离生,插生喉部,花药2室;花柱先端2浅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近球形,具网纹。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全国多有栽培,少有逸为野生。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至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润肠;乌发。主肠燥便秘;头发枯燥
用法用量
内服:水煎,3-5g。外用:适量,涂抹。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宽叶荨麻
- 白透骨消
- 营实
- 甜瓜茎
- 虉草
- 越王余筭
- 白果
- 郁金香根
- 水茴香藻
- 白檀
- 盐胆水
- 变豆菜
- 白背枫
- 白蔻
- 羊脬
- 全光菊
- 胭木
- 括金板
- 越橘果
- 野大豆
- 白毛蛇
- 玉柏
- 野漆树叶
- 白背三七
- 羊不食
- 七筋姑
- 白金古榄
- 千日红
- 咳嗽草
- 莠狗尾草
- 宽瓣红景天
- 水胡满根
- 藤黄
- 野扇花果
- 扁豆根
- 天葵草
- 天香炉
- 头顶一朵花
- 波缘楤木
- 百蕊草
- 曲枝天冬
- 白垩铁线蕨
- 清风藤
- 漆树皮
- 苕叶细辛
- 藤商陆
- 玉簪花
- 白腹锦鸡
- 巴豆叶
- 斑竹壳
- 野鸦椿叶
- 滨海前胡
- 阳雀花根
- 白扁豆
- 兔耳子草
- 洋蓍草
- 玉
- 北方点地梅
- 土大黄叶
- 盐匏藤果
- 盐麸木花
- 羊红膻
- 野豌豆
- 野酒花
- 槟榔花
- 瓣蕊唐松草
- 烟梦花
- 蛴螬
- 天仙果
- 天泡子
- 天王七
- 羊洪膻
- 斑花杓兰
- 百日草
- 越西木香
- 白椴
- 秋海棠花
- 冰
- 芡实根
- 土牛膝
- 白簕枝叶
- 天山堇菜
- 秧鸡
- 野花椒
- 柏树油
- 宽唇神香草
- 漆大姑根
- 云南铁扁担
- 团叶槲蕨
- 团花
- 半枫荷叶
- 由跋
- 罂粟嫩苗
- 野花生
- 天目木兰
- 羊肚
- 腰子草
- 千金子
- 阴香皮
- 甜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