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参
《*辞典》:对对参
拼音注音
Duì Duì Shēn
别名
壮精丹(《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兰科植物长距鸟足兰的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3~48厘米。根2枚并生,稍肉质;纺锤形,长约1.5厘米。叶2~3枚,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12~18厘米,宽4~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圆魂阔楔形,抱茎,两面均无毛;平行脉10~15条,两面凸出。穗状花序顶生,长9~13厘米,下面有披针形向下反折的苞叶3~5枚,花排列较疏,每花下有反折的卵状披针形苞片1枚;花粉红色,唇瓣直立,盔状。蒴果椭圆形,内有种子多数。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治阳痿,慢性肾炎。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肾养心。治肾虚腰痛。"
②《贵州药植目录》:"治阳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炖猪腰吃。
复方
治慢性肾炎,面足浮肿:对对参五钱,加车前子三钱,淮牛膝二钱。水煎服。并可治心脏病及妇女白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对对参
拼音注音
Duì Duì Shēn
别名
小鸡腿、鸡肾参
英文名
Root of Nepal Rattlesnake Plantain
出处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长距鸟足兰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tyrium nepalense D. Don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长距鸟足兰,陆生植物。高30-45cm,块茎近长圆形,两枚并生,长2-3cm。茎直立,具1-2枚叶及1-2枚鞘状鳞片。叶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下面一叶长7-10cm,宽3.5-5.5cm,急尖,边缘或多或少皱波状。总状花序圆柱状,长8-9cm,具20朵左右密集的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外折,长于子房;花粉红色;中萼片条状椭圆形,长4-5mm,宽约1mm,先端钝,侧萼片长圆状卵形,几与中萼片等长,稍宽,先端边缘具少数细缘毛;花瓣与中萼片相似而稍短,唇瓣位于上方,兜状,近于半球形,径约5mm,先端钝,外折,口甚宽大;距纤细,下垂,较子房长或等长,长约1cm;子房椭圆形,长6-8mm,无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700m的山地林下或林间空地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
性味
平;甘
归经
肾;心经
功能主治
壮腰益肾。主肾虚腰痛;慢性肾炎;阳痿;心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肾养心。治肾虚腰痛。2.《贵州药植目录》:治阳萎。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蛇见怕
- 鸭胆
- 钩藤根
- 谷精草
- 赛莨菪
- 鸭脚艾
- 蛇白蔹
- 粘人花根
- 皱叶南蛇藤
- 阿尔泰扭藿香
- 鬼箭锦鸡儿
- 高粱七
- 鳡鱼
- 鲨鱼骨
- 麝香
- 海带
- 皱杓兰
- 竹蠹虫
- 云锦杜鹃
- 锅铲叶
- 高山龙胆
- 谷芽
- 阿利藤
- 春花木
- 小蒜
- 高粱根
- 珠儿参
- 埃蕾
- 蒲棒
- 螃蟹脚
- 赛葵
- 鬼臼
- 蜀五加
- 庵闾
- 酥
- 过坛龙
- 鸭脚黄连
- 中华莛子藨
- 鳝鱼血
- 竹叶心
- 过江藤
- 酸不溜
- 阿育魏实
- 鹰头
- 鲨鱼油
- 鸢根
- 蛇头草
- 鱼藤
- 鸽粪
- 川牛膝
- 鸭
- 首乌藤
- 鹦哥花藤
- 高脚落山箕根
- 革耳
- 盆架树
- 竹实
- 竹叶蕉
- 鼺鼠
- 黄麻叶
- 麝香草
- 高山栲
- 瓢瓜
- 鼠曲草
- 白刺花叶
- 骨牌蕨
- 鳜鱼胆
- 鲨鱼翅
- 骨节草
- 鹰骨
- 铜棒锤
- 凹瓦韦
- 鱼脑石
- 过江龙子
- 蟛蜞
- 竹林标
- 矮杨梅果
- 鱼草
- 蒲圻贝母
- 蒲种壳
- 鳝鱼骨
- 鳙鱼
- 高山露珠草
- 龟甲胶
- 鬼柳树
- 毛发唐松草
- 竹茹
- 高梁泡叶
- 泡花树
- 鼠李
- 竹菌
- 皂荚
- 鱼鳖金星
- 豆角柴
- 祖师麻
- 阿魏
- 珍珠莲根
- 蛇眼草
- 黄栌
- 鸭屎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