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箭球
《中华本草》:大一箭球
拼音注音
Dà Yī Jiàn Qiú
别名
龙须草、绣球草、一包刺、一包金
来源
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刺子莞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ospora rubra(Lour.)Makino[Schoenus ruber Lour.]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刺于莞,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茎极短。秆丛生,直立,圆柱形,具细条纹。叶基生,钻状线形,短于秆,宽2-3mm,先端渐狭成三棱形。苞片4-10,叶状,长0.7-4cm,下部密生缘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直径12-17mm,棕色,有多数小穗;小穗狭被针形,长约7mm,有光泽,具鳞片7-8,花2-3;鳞片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卵形,棕色,有花鳞片较大,顶端有锐尖,中脉在背面隆起,最上面的l-2鳞片有雄花,其下1枝为雌花;下位刚毛4-6条,长短不一,长约为小坚果长度的1/2或1/3;雄蕊2或3,花药线形;花柱细长,基部膨大,柱头l-2,短小。小坚果倒卵形,双凸状,长1.5-1.8mm,黑褐色,上部边缘有细缘毛,表面有细点,宿存花柱基三角形。花、果期5-11月。
栽培
1.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能生长在各种环境中,耐旱,耐贫瘠。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的山地栽培。[br]2.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法。冬季或早春直播。条播或撒播,播后盖一层细土,浇水。[br]3.苗出齐后,间掉过密的苗,勤除杂草。一般不行追肥。雨季注意排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500m的山坡草地或沼泽地。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台湾。
性味
味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利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头痛;淋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水梨藤
- 螃蟹甲
- 马蹄金
- 八月札
- 麻秸
- 白接骨
- 贯众
- 羊角扭
- 白石英
- 玉带海雕
- 温大青
- 九头草
- 灰叶
- 苦糖果
- 黄山鳞毛蕨
- 指甲花叶
- 小谷精草
- 常春藤子
- 狍茸
- 醋糟
- 关木通
- 柳叶见血飞
- 胭脂木
- 雁来红
- 千金藤
- 矮脚苦蒿
- 刺果藤
- 蛟龙木
- 草蛛
- 红茄苳
- 百脉根
- 黑腺珍珠菜
- 獭肝
- 蜘蛛果茎叶
- 野牡丹
- 马桂花
- 海岛苎麻叶
- 木蹄
- 玉簪花根
- 猪骨
- 丰花草
- 柱果木榄叶
- 鲤鱼皮
- 水黄连
- 刺榆
- 火焰子
- 葡萄
- 枣树皮
- 柠檬桉树脂
- 大叶接骨藤
- 紫堇花
- 新疆雪莲
- 葛叶
- 豇豆
- 蘘荷子
- 桂木
- 山茶根
- 阴(句黾)
- 矮杨梅皮
- 柳杉叶
- 香叶树
- 蕨萁
- 鸦片
- 石榴皮
- 夏蜡梅
- 自事口草
- 芦荟花
- 桐油
- 红粘谷
- 黑果小檗
- 五角枫根
- 两广瘤足蕨
- 牛心果
- 桂丁
- 桂树根
- 亚乎奴
- 八楞木
- 峨眉石凤丹
- 猫眼草
- 岗梅
- 地柏
- 獾骨
- 狗骨节
- 大狼毒
- 桃子
- 水芋
- 小叶爬岩香
- 灯笼婆婆纳
- 白地紫菀
- 量天尺花
- 水流豆
- 金耳环
- 荆芥叶莸
- 海州常山
- 山鸡蛋
- 野扁豆
- 醍醐
- 红子根
- 莲衣
- 棉花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