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箭球
《中华本草》:大一箭球
拼音注音
Dà Yī Jiàn Qiú
别名
龙须草、绣球草、一包刺、一包金
来源
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刺子莞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ospora rubra(Lour.)Makino[Schoenus ruber Lour.]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刺于莞,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茎极短。秆丛生,直立,圆柱形,具细条纹。叶基生,钻状线形,短于秆,宽2-3mm,先端渐狭成三棱形。苞片4-10,叶状,长0.7-4cm,下部密生缘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直径12-17mm,棕色,有多数小穗;小穗狭被针形,长约7mm,有光泽,具鳞片7-8,花2-3;鳞片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卵形,棕色,有花鳞片较大,顶端有锐尖,中脉在背面隆起,最上面的l-2鳞片有雄花,其下1枝为雌花;下位刚毛4-6条,长短不一,长约为小坚果长度的1/2或1/3;雄蕊2或3,花药线形;花柱细长,基部膨大,柱头l-2,短小。小坚果倒卵形,双凸状,长1.5-1.8mm,黑褐色,上部边缘有细缘毛,表面有细点,宿存花柱基三角形。花、果期5-11月。
栽培
1.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能生长在各种环境中,耐旱,耐贫瘠。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的山地栽培。[br]2.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法。冬季或早春直播。条播或撒播,播后盖一层细土,浇水。[br]3.苗出齐后,间掉过密的苗,勤除杂草。一般不行追肥。雨季注意排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500m的山坡草地或沼泽地。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台湾。
性味
味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利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头痛;淋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滚山虫
- 干姜
- 大叶千斤拔根
- 大叶花椒
- 广东升麻
- 枸橘核
- 青果
- 大叶蛇总管
- 广东万年青
- 大三叶升麻
- 桂皮紫萁
- 大叶井口边草
- 狗仔花
- 广布柳叶菜
- 多蕊蛇菰
- 竹柏根
- 大发散
- 拐棍竹
- 多齿蹄盖蕨
- 广藿香
- 拐枣七
- 干苔
- 大刺儿菜
- 大叶南苏
- 大叶马尾连
- 芸香
- 大千生
- 狗头芙蓉
- 大夜关门根
- 大叶贯众
- 大叶骨牌草
- 广东金钱草
- 大叶桉果
- 干地黄
- 橄榄
- 枸橘
- 桂花岩陀
- 大四块瓦
- 麻鱼骨
- 黑蒴
- 干檀香根
- 黄茶根
- 大叶金花草
- 广东土南星
- 干饧糟
- 大叶鸡菊花
- 大叶楠根
- 狗胆
- 构皮麻
- 大乌泡根
- 大白顶草
- 大叶钩藤根
- 多裂委陵菜
- 牿岭勾儿茶
- 柳白皮
- 牯岭凤仙花
- 桄榔面
- 广西九里香
- 狗响铃
- 大叶狼豆柴
- 大冷水麻
- 大叶仙茅
- 大叶桉叶
- 大叶酸藤
- 桂木干
- 广枝仁
- 大叶樟
- 大叶藻
- 大叶钩藤
- 大叶树萝卜
- 大叶白花灯笼
- 大一面镙
- 大唇马先蒿
- 枸橘刺
- 桂皮
- 广东耳草
- 枸杞子
- 挂金灯
- 大叶刺篱木叶
- 小接骨丹
- 大丁草
- 大地棕根
- 大叶山桂
- 大叶熊巴掌
- 大叶金锦香
- 岩泽兰
- 桂枝
- 紫八宝
- 灌木蒲桃
- 大叶桉
- 大二郎箭
- 多裂独活
- 大叶藤
- 大叶钓樟
- 园金柑
- 竻苋菜
- 广西莪术
- 大一面锣
- 大叶地耳根
- 大叶胡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