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狼把草
《中华本草》:大狼把草
拼音注音
Dà Lánɡ Bǎ Cǎo
别名
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外国脱力草、针线包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狼把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frondosa L.采收和储藏:6-9月采收,洗净,切断,晒干。
原形态
大狼把草 一年生草本,高达120cm,茎直立,分枝,常带紫色,被疏毛或无毛。叶对生;具柄;一回羽门面复叶,小叶3-5枚,披针形,长3-10cm,宽1-3cm,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通常背面被稀疏短柔毛,至少顶生者具明显的柄。头状花主邓单生,连同总苞苞片直径12-15mm,高约12mm;总苞钟状或半球形,外层苞片5-10枚,通常8枚,披针形或匙状倒披针形,叶状,边缘具缘毛,内层苞片长圆形,具淡黄色边缘,舌状花不发育,极不明显,筒状花丙性,花冠冠檐5裂。瘦果扁平,狭楔形,长5-10mm,先端芒剌2枚,有侧束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田湿润处。上海近郊有野生。原产北症状。
形状
性状鉴别 茎暗紫色。叶对生,完整叶民开后为一回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叶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端;总苞钟状或半球形;苞片叶状,边缘具缘毛;花冠先端5裂。味苦。[br]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皮层由数列类圆形细胞疏松排列;维管束鞘纤维壁微木化;木质部导管较大,单个或2个并列成径向排列。髓部宽广,髓细胞中多见演粉粒,同时赤可见分泌细胞。
化学成分
大狼把草中含十二碳-3,5,7.9-四炔11-烯-1.2.13-三醇-1-葡萄糖甙(trideca-3,5,7,9-te-trayn-11-en-1,2,13-trlol-1-glucoside)。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补虚清热。主体虚乏力;盗汗;咯血;小儿疳积;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果榆
- 大白杜鹃
- 小金挖耳
- 大石枣
- 悬钩子
- 大花卫矛果
- 小黄泡
- 大毛红花
- 小野鸡尾
- 大百解薯
- 大蒜
- 席草
- 大昏头鸡
- 大种半边莲
- 大果卫矛
- 大毛桐子根
- 大蓑衣藤根
- 心叶忽布
- 旋复花
- 大理菊
- 小蕨鸡
- 心叶黄花仔
- 新塔花
- 小距紫堇
- 大红青菜
- 小朝天罐
- 大叶黄杨根
- 大二郎箭
- 小紫金牛
- 地绵绵
- 吊白叶
- 地苏木
- 小羊肚菜
- 大叶仙茅
- 大叶凤仙花
- 小白蜡条
- 大叶狼豆柴
- 大叶铁包金
- 小盘木
- 多花筋骨草
- 大发汗
- 大叶苣荬菜
- 地石榴花
- 大叶排草
- 多花野牡丹
- 洋地黄
- 多穗石柯叶
- 小构树叶
- 波斯菊
- 大头茶果
- 小花梾木
- 小茜草
- 大叶醉鱼草
- 地八角
- 大叶凤尾
- 地枫皮
- 小槐花
- 桐叶千金藤
- 小粉
- 小花酸藤子
- 小果金花茶叶
- 大叶白花灯笼
- 小扁豆
- 多鳞鳞毛蕨
- 小接筋草
- 小毛蓼
- 大叶熊巴掌
- 小狗脊
- 地五泡藤
- 小石仙桃
- 小羊桃
- 吊灯花
- 地柏叶
- 小红参
- 小苏苏棵花
- 小花清风藤根
- 地草果
- 防风
- 大叶白头翁
- 大叶蛇泡簕
- 小旋花
- 大叶拿身草
- 多齿蹄盖蕨
- 大叶楠
- 地涩涩
- 大叶马尾连
- 地黄瓜
- 大伸筋草
- 小接骨丹
- 多茎野豌豆
- 地丁
- 小木通
- 大唇香科科
- 小果栀子
- 大叶蛇总管
- 多花猕猴桃
- 小牛肝菌
- 小粘药
- 大五爪金龙
- 地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