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花点草根
《中华本草》:广西花点草根
拼音注音
Guǎnɡ Xī Huā Diǎn Cǎo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广西紫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kwangsiensi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1-3m。除叶柄、托叶背面和花序疏被极细的微糙毛外,其余无毛;小枝多曲折,黑色微带光泽,皮孔小。叶互生;叶柄长0.5-2cm;托叶披针形,背面中肋疏生微粗毛;叶片坚纸质,狭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11cm,宽1-4cm,先端钝渐尖至短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深绿色或蓝绿色,下面绿色或浅蓝绿色,两面光滑;基出脉3条。雌花序生于叶腋,常三回二歧分枝,伞花簇常由3-5朵花组成。雄花无梗,花被片3,外面有微粗毛;雄蕊3;退化雌蕊棒状。雌花圆锥状,基部膨大,上部渐狭。果实核果状,圆锥形,宿存花被疏被微毛;肉质花托壳斗状,肥厚,围在果的中下部。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石灰岩疏林中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部。
性味
苦;性平
功能主治
接骨愈伤;解毒消肿。主骨折;疮毒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建砂仁
- 牦牛胆结石
- 黄鳝
- 打虫果
- 问荆
- 倒罐子根
- 中华赛爵床
- 萝藦子
- 疏松卷柏
- 鳖卵
- 代赭石
- 黄花蔷薇
- 皂柳
- 麻秸
- 苦葛根
- 野冬青皮
- 寄马桩
- 竹节树
- 楝花
- 大地棕根
- 结香花
- 狼紫草
- 马蹄甲
- 腐婢
- 蛇迷草
- 鼠尾粟
- 柞木根
- 鲎尾
- 鹰爪花果
- 核桃楸果仁
- 香皮树
- 狸骨
- 红楠
- 多花八角莲
- 无漏子
- 韶子
- 马鞭草
- 豆瓣绿
- 空心木
- 海仙人掌
- 八节毛
- 裂叶心翼果
- 粉萆
- 小石藓
- 乔木五加
- 竹蠹虫蛀末
- 地磨薯
- 绿包藤
- 花叶九节木
- 紫桔梗
- 马瓞儿
- 会东藤
- 牛肺
- 花唐松草
- 黄水芋
- 滇藁本
- 竹叶艾
- 鹤草芽
- 丁香蓼
- 石南
- 鹰眼睛
- 拔毒草
- 温大青
- 海康钩粉草
- 水蕨
- 伯乐树
- 尼泊尔鸢尾子
- 长刺卫矛
- 黑芝
- 小松藻
- 云南冻青叶
- 香水塔花
- 纤花耳草
- 杨翠木
- 刺榆
- 鲎肉
- 铜锣七
- 灯笼果
- 小花鸢尾
- 叉分蓼
- 友水龙骨
- 竹节蓼
- 刺郎果
- 鳕鱼鳔
- 乌鱼刺
- 孔公孽
- 续随子叶
- 牛藤果
- 红果参
- 宁油麻藤
- 胆南星
- 野麦子
- 蜂毒
- 吹风藤
- 狸尾草
- 毛冬瓜根
- 梅露
- 薄雪火绒草
- 豆瓣香
- 空心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