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叶素馨
《中华本草》:桂叶素馨
拼音注音
Guì Yè Sù Xīn
别名
大黑骨头
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枝叶秦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laurifolium Roxb.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复、秋季采收,除去杂质,切片或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常绿缠绕藤本,高0.5-5m。小枝圆柱形,径1-2mm。叶对生,单叶;叶柄长0.4-1.2cm,近基部具关节;叶片革质,线形、披针形、狭椭圆形或圆形,叶缘反卷。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1-8朵,花序梗长0.3-2.5cm;花梗细长,长0.7-2.3cm;小苞片线形,长2-5mm;花芳香;萼管长2-3mm,裂片4-12枚,线形;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1.6-2.4cm,径1-1.5mm,裂片8-12枚,披针形或长剑形,开展。果卵状长圆形,长0.8-2.2cm,径0.4-1.1cm,呈黑色,光亮。花期5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丛林或岩坡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西藏。
形状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长30-60cm,直径约5mm,表面黄棕色,有细纵纹及枝痕;质硬,断面有髓。叶片多皱缩或脱落,展平后呈条状披针形,长3-12cm,宽1-3cm,上面绿色,下面暗绿色,有褐色小斑点,具明显的三出脉。有时可见聚伞花序,花多皱缩成团,淡黄白色。气清香,味微苦、涩。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散瘀消肿。主痢疾;热淋;水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治尿路感染:桂叶素馨、木通、海金沙、车前草。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桂叶素馨
拼音注音
Guì Yè Sù Xīn
别名
岭南茉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黑骨头(《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鸭色盖(傣名)。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桂叶素馨的全草。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
藤状灌木,平滑无毛。老茎黑色,幼枝圆柱形。叶对生,卵圆形或线状披针形,薄革质,长5~10厘米,宽3~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尖,暗绿色,基出三脉,叶柄短或几无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具总梗,有花3~5朵;花柄长1~2厘米,苞片线形,长5毫米,花萼管筒状,萼齿5~6;花冠黄色,裂片线形,与花冠筒等长。浆果,成熟时黑色。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散瘀。治痢疾,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炎水肿,跌打伤,扭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复方
治尿路感染:桂叶素馨、木通、海金沙、车前草。水煎服。(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
《*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桂叶素馨
拼音注音
Guì Yè Sù Xīn
别名
大黑骨头、岭南茉莉
来源
木犀科桂叶素馨Jasminum laurifolium Roxb.,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散瘀。主治痢疾,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跌打损伤,扭挫伤。
用法用量
1~2两,水煎服,外用鲜品捣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黑穗石蕊
- 山梅花
- 紫茉莉
- 杜香
- 凤尾贯众
- 桂花跌打
- 马蔺根
- 峨眉石凤丹
- 锈叶野牡丹
- 青葙花
- 香胶木
- 竹鼠肉
- 小礼花种子
- 藏三七
- 使君子叶
- 南五味子叶
- 狐肠
- 桄榔子
- 黄金凤
- 纵条肌海葵
- 桦褶孔
- 金精石
- 紫金牛根
- 球兰
- 红参
- 稻槎菜
- 黄龙藤
- 苦玄参
- 鸡爪槭
- 阔叶箬竹
- 人尿
- 巨紫堇
- 柞蚕蛹
- 庵闾子
- 朴树果
- 野苏麻
- 银牙莲
- 银鱼
- 橘饼
- 婆罗门皂荚
- 披散糖芥
- 普贤菜
- 野苦梨
- 野苦梨根
- 野苦瓜
- 野菱
- 野豇豆
- 野黄瓜
- 银扁担
- 阳雀花
- 泡桐果
- 野菊花
- 野辣蓼
- 尖叶铁扫帚
- 尖尾风
- 阳遂足
- 阴香叶
- 榉树
- 帕梯果
- 披散糖荠
- 披针叶卫矛
- 野荔枝果
- 野薴麻
- 寄居蟹
- 建神曲
- 救军粮叶
- 啤酒花
- 普洱茶膏
- 夹蛇龟肉
- 姜露
- 急性子
- 阳雀花根
- 橘络
- 匍伏堇
- 普洱茶
- 朴树根皮
- 野花椒
- 野豌豆
- 野酒花
- 尖刀苦马菜
- 野鸦椿叶
- 巨藻
- 榉树叶
- 橘
- 檵花根
- 偏花黄芩
- 朴消
- 泡桐木皮
- 及己
- 家麻树
- 野鸦椿子
- 救必应
- 椒蒿
- 橘叶巴戟
- 橘根
- 橘白
- 檵花
- 朴树叶
- 野花椒叶
- 野花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