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通草
《*辞典》:梗通草
拼音注音
Gěnɡ Tōnɡ Cǎo
别名
白梗通(《本草正义》),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江苏中药名实考》)。
出处
《饮片新参》
来源
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9~10月采收。连根拔起,除去枝叶、根和茎的顶端部分,剥去茎皮,取髓状的木质部,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合萌"条。
生境分布
主产江苏、浙江等地。
形状
干燥茎的木质部分,呈圆柱形,顶端渐细,直径1~2厘米;表而平滑,具细密的纵横纹理,乳白色,质轻松软,折断面白色,不平整,中央有小孔洞;有时茎的基部具棕黄色须根。以粗壮质软、色白干燥者为佳。
性味
①《本草正义》:"味淡,气清。"
②《饮片新参》:"淡平,微苦。"
炮制
去净灰尘及残根,抢水洗净,润4~5小时,切成斜片,晒干。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通淋,下乳。治水肿,热淋,热病烦渴,小便赤涩,乳汁不下。
①《饮片新参》:"清化湿热,利水通淋。"
②《安徽药材》:"清湿热,消水肿,下乳,催生。治淋病,小便不利,热病烦渴,难产。"
③《药材资料汇编》:"通肠利便,退热止渴。治鼻塞,明目,通关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
注意
《饮片新参》:"溲多者忌用。"
各家论述
《本草正义》:"白梗通,味淡气清,功用与白通草等。入药功力,殊无轩轾,是可取也。"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梗通草
拼音注音
Gěnɡ Tōnɡ Cǎo
别名
白梗通、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
英文名
leaf of Common Aeschynomene
出处
出自《饮片新参》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schynomene indica L.采收和储藏:9-10月拔起全株,除去根、枝叶及茎顶端部分,剥去茎皮,取木质部,晒干。
原形态
田皂角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30-100cm,无毛;多分枝。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膜质,披针形,长约1cm,先端锐尖,小叶20-30对,长圆形,长3-8mm,宽1-3mm,先端圆钝,有短尖头,基部圆形,无小叶柄。总状花序腋生,花少数,总花梗有疏刺毛,有粘质;膜质苞片2枚,边缘有锯齿;花萼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冠黄色,带紫纹,旗瓣无爪,翼瓣有爪,较旗瓣稍短,龙骨瓣较翼瓣短;雄蕊10枚合生,上部分裂为2组,每组有5枚,花药肾形;子房无毛,有子房柄。荚果线状长圆形,微弯,有6-10荚节,荚节平滑或有小瘤突。花期夏秋,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地或水边。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柱状,上端较细,长达40cm,直径1-3cm。表面乳白色,平滑,具细密的纵纹,并有皮孔样凹点及枝痕,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不平坦,隐约可见同心性环纹,中央有小孔。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梗通草种子中含脂肪酸,液体石蜡(nujols),油醇(oleyl alcohol)和甾醇(sterols):△5,7-甾醇(△5,7-sterol),二氢-β-谷甾醇(dihydro-β-sitosterol)等。
性味
淡、微苦;凉;平
炮制
去净灰尘及残根,抢水洗净,润4-5小时,切成斜片,晒干。
归经
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乳,明目。主热淋,小便不利,水肿,乳汁不通,夜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注意
《饮片新参》:溲多者忌用。
各家论述
1.《饮片新参》:清化湿热,利水通淋。2.《安徽药材》:清湿热,消水肿,下乳,催生。治淋病,小便不利,热病烦渴,难产。3.《药材资料汇编》:通肠利便,退热止渴。治鼻塞,明目,通关节。4. 《本草正义》:白梗通,味淡气清,功用与白通草等。入药功力,殊无轩轾,是可取也。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芒萁骨
- 干姜
- 滚山虫
- 广东升麻
- 浆包藤
- 君迁子
- 枸橘核
- 乌柳
- 刚毛香茶菜
- 茭白
- 光风轮菜
- 公鱼
- 尖子木
- 密脉鹅掌柴
- 光背杜鹃
- 光亮密网蕨
- 桂木
- 刚毛尖子木
- 尖齿耳蕨
- 广西十大功劳
- 广西狗牙花
- 广香藤
- 金刚一棵蒿
- 枸骨根
- 金橘
- 牯牛卵囊
- 紫背天葵草
- 茉莉根
- 豇豆壳
- 猕猴桃枝叶
- 金丝莲
- 杠板归
- 柑
- 玫瑰茄
- 金樱花
- 救必应
- 橘根
- 浆水
- 绛梨木根
- 光叶海桐根
- 假酸浆子
- 冠唇花
- 家独行菜
- 栝楼茎叶
- 桂竹糖芥
- 狗头骨
- 檵花
- 甲鱼头
- 九节莲
- 茎花来江藤
- 菊叶三七
- 假酸浆花
- 杠木
- 桂花
- 母猪藤根
- 碱花
- 假大薯
- 马桂花
- 卷丹
- 干冬菜
- 姜叶三七
- 柑叶
- 柑核
- 桂花子
- 景天三七
- 九倒生
- 光叶密花豆
- 光叶巴豆
- 光叶海桐叶
- 假荔枝根
- 蕺叶秋海棠
- 岗梅叶
- 岗梅根
- 岗边菊
- 工布乌头
- 吉龙草
- 姜石
- 广玉兰
- 杠香藤
- 橄榄露
- 蚂蚁
- 光果南蛇藤
- 公母草
- 勾儿茶
- 紫薇根
- 伽果
- 光头前胡
- 蒺藜根
- 功劳子
- 功劳木
- 干贝
- 建神曲
- 桂木根
- 菊花暗消
- 金丝刷
- 栝楼
- 木馒头
- 橄榄核
- 碱地马蔺
- 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