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果草
《中华本草》:冠果草
拼音注音
Guàn Guǒ Cǎo
别名
土紫菀、假菱角、水菱角
英文名
Herb of Guyan Lophotocarpus
出处
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泽泻科植物冠果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gittaria guyanensis H. B. K. subsp.lappula (D.Don) Bojin [S.lappula D. Don; Lophotocarpus guyanensis(H. B. K.)Smit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水生浮叶草本。叶基生;叶柄短不等,常视水的深浅而定;叶片沉水或浮于水面;沉水叶条形、条状披针形或叶柄状;浮水叶圆形或宽卵形,长4-10cm,宽1-9cm,先端圆,基部深心形,裂片的基部通常锐尖。花葶上端露出水面,总状花序长2-20cm;花2-3朵轮生;花序下部1-3轮为两性花,花序上部数轮为雄花;花梗短而粗;外轮花被片3,萼片状,卵形,长5-9mm,宿存,内轮花被片3,花瓣状,白色,基部淡黄色;雄蕊9-15,花丝基部扁;有翅,翅缘有深齿裂;种子褐色。花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塘、湖泊浅水区及沼泽、水田、沟渠等水域。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微苦;寒
归经
心;肺;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主肺热咳嗽;湿热痢疾;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冠果草
拼音注音
Guàn Guǒ Cǎo
别名
土紫菀、假菱角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为泽泻科植物冠果草的全草。秋季采,晒干,切段。
原形态
一年生水生草本,簇生水底。叶浮水面,膜质,阔卵形或圆形,长4~6厘米,宽3~5厘米,前端浑圆,基部深心形,青绿色,光滑无毛,脉放射状,不明显;叶柄长短视水之深浅而定,三棱形。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生于露出水面少许的花茎上;花白色,有肥壮的短柄,排列成不整齐的花轮,上轮为雄花,下轮为两性花;花瓣卵形,参差不齐。瘦果极扁平,有翅,翅缘有深齿裂。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
生于水田或池沼中。分布我国西南部和南部。
性味
微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冶肺炎咳嗽,痢疾。捣敷治痈肿初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关东丁香
- 大草乌
- 女金芦
- 丁香露
- 断血流
- 东风橘根
- 东风草
- 冬瓜藤
- 敦盛草
- 大头茶
- 大果臭椿皮
- 大红毛叶
- 东廧子
- 阴(句黾)
- 狗肝
- 冬青子
- 野菠菜
- 大花活血丹
- 白骨走马
- 狗尾草子
- 甘木通
- 大树皮
- 大白药
- 大石枣
- 大石韦
- 白蔹
- 百合子
- 百味叶
- 鱼草
- 戴星草
- 大树三台
- 大毛红花
- 葛藟根
- 观音苋
- 滇缅古柯
- 白蒿花
- 野鸡肉
- 毛稔
- 冬青叶
- 狗舌草
- 风毛菊
- 大头茶果
- 毒芹根
- 葛藟叶
- 虎图辣
- 大苞叶千斤拔
- 白鹅膏
- 鱼串草
- 鸭涎
- 鲂鱼
- 谷皮树
- 大麻药
- 狗骨柴
- 瓜螺
- 大报春花
- 光枝勾儿茶
- 蒜梗
- 大瓦韦膜叶星蕨
- 青骨藤
- 对生耳蕨
- 甘薯
- 葛枣
- 银兰
- 带鱼
- 白菊花根
- 大青叶
- 东北堇菜
- 大阳关
- 大飞扬
- 杜楝
- 茴香根
- 对叶百部
- 冬葵根
- 大马哈鱼籽
- 茴香虫
- 核桃仁
- 丁茄
- 狗牙花
- 瓜子藤
- 大火草根
- 虎爪
- 大酸浆草
- 白龙穿彩
- 大黄花
- 百齿卫矛
- 飞燕草
- 大巢菜
- 大麦奴
- 丁香根
- 百灵草
- 虎咬癀
- 虎杖香蕈
- 大苦溜溜
- 大鱼鳅串
- 大麻疙瘩
- 雨蛙
- 防风
- 滇高良姜
- 岗松根
- 大红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