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毒茴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毒茴
拼音注音
Hónɡ Dú Huí
别名
红茴香、野茴香、土大茴、山大茴、山八角、山木蟹
来源
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窄叶红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A. C. Smith或红茴香I. henryi Diels,以根及根皮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
辛,温。有毒。
毒性
(1)[b]红毒茴[/b]根、根皮均有毒,用时不可过量。果亦有毒,不可作八角茴香用,以免发生中毒事故。[b]中毒症状:[/b]一般出现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出汗、抽搐,严重者磨牙、发绀、呼吸困难、角弓反张,甚至因惊厥而致死。[b]解救方法:[/b]早期采用催吐、洗胃、导泻;中毒症状出现时,可服生甘草汤,糖水,注射葡萄糖盐水,冬眠灵,并作及时的对症治疗。
(2)同属植物[b]东毒茴[/b](大毒茴、莽草)Illicium religiosum Sieb. et Zucc.对延脑生命中枢有兴奋作用。中毒症状与解救方法与红毒茴相似。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
用法用量
根1~2钱,水煎服;根皮研末吞服,每次不可超过3分。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槭叶草
- 松蒿
- 刺天茄叶
- 大九股牛
- 楝叶
- 土白芨
- 眼镜蛇
- 落叶梅
- 水马桑枝叶
- 小花花椒
- 杜仲叶
- 宁波溲疏
- 一把篾
- 黄茅
- 小接筋草
- 南蛇藤
- 路边草
- 臭梧桐
- 岩五加
- 肾蕨
- 甘土
- 广布柳叶菜
- 豌豆七
- 萝芒树皮
- 木荷叶
- 吊兰
- 打箭菊
- 灰叶
- 蜢臂兰
- 定心散
- 小喇叭
- 小黑牛
- 笔罗子
- 九连灯
- 地柏树
- 假报春花
- 海蜇皮
- 山壳骨
- 野猪胆
- 金鸡纳
- 匐地龙
- 岩乌头
- 野鸦椿叶
- 刺葡萄
- 金背枇杷
- 广西九里香
- 扶桑叶
- 楠木皮
- 蓝花绿绒蒿
- 蒌蒿
- 阴香叶
- 土荆芥
- 东北埃蕾
- 大黄
- 圆叶千金藤
- 丢了棒
- 石蕊
- 苜蓿根
- 锯齿溪蟹
- 地柏
- 伏牛花
- 一叶萩
- 小叶双眼龙
- 刺茶美登木
- 滇苦菜
- 榧枝叶
- 分筋草
- 地骨皮
- 海雹菜
- 血经草
- 桃子
- 鲨鱼胆
- 狗牙根
- 凤眼果根
- 山黄豆藤
- 樱草根
- 牙新渊
- 野漆树叶
- 合萌根
- 喜树叶
- 锯叶竹节树
- 假稻
- 三叶罗伞
- 小旋鸡尾
- 水皂角
- 搜山黄
- 山里红
- 三叶槭根
- 小年药
- 莱菔
- 蓝锡莎菊
- 三朵云
- 凤凰木
- 杨梅树皮
- 商陆叶
- 米仔兰
- 江西金钱草
- 娃娃鱼
- 岩松鼠骨
- 猴接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