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香
《中华本草》:七里香
拼音注音
Qī Lǐ Xiānɡ
别名
满山香
英文名
Root of Lindley Butterflybush
出处
出自《修订增补天宝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台琼海桐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ttosporum pentondrum Merr.var.hainanense(Gagnep.)H.L.Li[P.formosanum Hayata;P.formosanum Hayata var.hainanense Gagnep.]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
原形态
台琼海桐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达12cm。嫩枝被锈色柔毛,老枝秃净,皮孔不很明显。叶簇生于枝顶,呈假轮生;叶柄长5-12mm;叶片幼嫩时纸质,两面均被柔毛,以后变革质,光滑无毛,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4-10cm,宽3-5cm,先端钝,或急短尖,基部下延,狭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无毛,全缘或有波状皱折;侧脉7-10对,网脉在背面明显,网眼细小。圆锥花序顶生,由多数伞房花序组成,密被锈褐色柔毛,总花序柄及花序轴长4-8cm,花梗长3-6mm,苞片披针形,早落;小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淡黄色,有芳香;萼片分离,长卵形,先端钝,有睫毛;花瓣长5-6mm;花丝长达3mm,花药长1mm;子房卵形,基部被锈色疏柔毛。蒴果扁球形,光滑无毛,2片裂开,果片薄木质,内侧有横格;种子约10颗,不规则多角形,径约3mm。花期5-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岸边,为树种之一。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等地。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解毒止痢。主跌打损伤,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四川中药志》:孕妇忌服。
复方
1.治血瘀症瘕:七里香、蜀羊泉、莪术、三棱。水煎服。(《四川中药志》)2.治小儿疳积:醉鱼草根。爵床各二钱,黄麻叶一钱。炖瘦猪肉吃。3.治流行性腮腺炎:醉鱼草根二钱,犁头草三钱,金银花藤一两,木芙蓉杆三钱,狮子草二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4.治淋巴结核:醉鱼草根、夏枯草。猫爪草各五钱,鲜土LUAN儿三两。水煎,一日二次分服。5.治风湿性关节炎及腰痛:醉鱼草根五钱,土藿香三钱,白芷六钱,佩兰三钱,木防己一两。水煎,一日二次分服。(2.方以下出《常用中草药配方》)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调气血,通月经。2.《四川中药志》:行血活血。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七里香
拼音注音
Qī Lǐ Xiānɡ
别名
满山香(《民间常用草药汇箱》)。
出处
《修订增补天宝本草》
来源
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根。8~9月采挖,晒干。
生境分布
产四川、湖南。
形状
根长30~90厘米,粗1~2厘米,外表灰棕色,断面内心淡棕色,较坚硬。
性味
①《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味酸辛。"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治经闭,症瘕,血崩,小儿疳积,腮腺炎。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调气血,通月经。"
②《四川中药志》:"行血活血。治血瘀症瘕及崩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
注意
《四川中药志》:"孕妇忌服。"
复方
①治血瘀症瘕:七里香、蜀羊泉、莪术、三棱。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疳积:醉鱼草根、爵床各二钱,黄麻叶一钱。炖瘦猪肉吃。
③治流行性腮腺炎:醉鱼草根二钱,犁头草三钱,金银花藤一两,木芙蓉杆三钱,狮子草二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④治淋巴结核:醉鱼草根、夏枯草、猫爪草各五钱,鲜土圞儿三两。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⑤治风湿性关节炎及腰痛:醉鱼草根五钱,土藿香三钱,白芷六钱,佩兰三钱,木防己一两。水煎,一日二次分服。(②方以下出《常用中草药配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管南香
- 蟛蜞菊
- 瓶蕨
- 蝴蝶藤
- 节瓜
- 黄精
- 大金发藓
- 辣椒茎
- 红叶树子
- 雀舌草
- 倒地铃
- 瓜子金
- 青叶胆
- 指天蕉
- 纤枝山柑
- 莸
- 青丝线
- 苹婆
- 驴骨
- 麻蕡
- 木瓜
- 金橘
- 驼乳
- 芦花
- 剑麻
- 慈姑花
- 马蹄荷根
- 白花映山红
- 珠儿参
- 痰药
- 太白菊
- 黄瓜
- 通花花
- 红花山牵牛
- 铁篱笆
- 黄木耳
- 铁树花
- 阿育魏实
- 苦天茄
- 金雀根
- 金鱼藤
- 铁扇子
- 天雄
- 榔榆茎
- 铁拳头
- 天文草
- 香花刺
- 车前草
- 铁扫帚
- 透骨香
- 刺黄芩
- 多穗蓼
- 铜罗伞
- 青鱼枕
- 茯神木
- 降香
- 八仙过海
- 黄背草苗
- 青香藤
- 狗尾草
- 华南鳞盖蕨
- 青麸杨根
- 黄毛山牵牛
- 铜钱细辛
- 乳源木莲果
- 通天蜡烛
- 铁箭岩陀
- 尖舌苣苔
- 两指剑
- 铜棒锤
- 披散糖荠
- 青礞石
- 铁骨银参
- 青竹标
- 白九股牛
- 铜皮
- 天香炉
- 小朴松实
- 降真香
- 绣球防风
- 柔软石韦
- 船形乌头
- 箭杆杨
- 小麦苗
- 望月砂
- 石龙子
- 十大功劳
- 苦刺
- 广石豆兰
- 布荆
- 牛角瓜
- 野灯草
- 钝齿铃子香
- 树地瓜
- 落葵
- 青丝龙
- 苦芺
- 上树咳
- 撒发
- 羊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