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根
《中华本草》:芡实根
拼音注音
Qiàn Shí Gēn
别名
役菜。
英文名
root of Gordon Euryale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le ferox Salisb.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芡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全株具尖刺。根茎粗壮而短,具白色须根及不明显的茎。初生叶沉水,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cm,两面无刺;叶辆无刺;后生叶浮于水面,革质,椭圆肾形至国形,直径10-130cm,上面深绿色,多皱褶,下面深紫色,有短柔毛,叶脉凸起,边缘向上折。叶柄及花梗粗壮,长可达25cm。花单生,昼开夜合,长约5cm;萼片4,披针形,长l-1.5cm,内面紫色;花瓣多数,长圆状披针形,长1.5-2cm,紫红色,成数轮排列;雄蕊多数;子房下位,心皮8个,柱头红色,成凹入的圆盘状,扁平。浆果球形,直径3-5cm,海绵质,暗紫红色。种子球形,直径约10mm,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池塘、湖沼及水田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
化学成分
根茎含24-甲基胆甾醇-3βO-葡萄甙(24-methylcholest-5-enyl-3β-O-pyranoglucoside),胡萝卜甙(daucoste-rol)及豆甾醇-3β-O-葡萄糖甙(24-ethylcholesta-5,22E-dienyl-3β-O-pyranoglucoside)。
性味
咸;甘;平
归经
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止带。主疝气疼痛;白带;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煮食。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食性本草》:主小腹结气痛。2.《重庆草药》:补脾益肾。治白带。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芡实根
拼音注音
Qiàn Shí Gēn
别名
役菜(《食性本草》)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根。7月采。
性味
①《纲目》:"咸甘,平,无毒。"
②《重庆草药》:"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疝气,白浊,白带,无名肿毒。
①《食性本草》:"主小腹结气痛。"
②《重庆草药》:"补脾益肾。治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偏坠气块:鸡头根切片,煮熟,盐醋食之。(《法天生意》)
②治白带并治脾肾虚弱,白浊诸症:芡实根半斤,炖鸡服。(《重庆草药》)
③治无名肿毒:芡实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鹤藤
- 大千生
- 兔子毛
- 白托柄菇
- 白梅
- 蕲蛇
- 羊皮
- 银耳
- 千金坠
- 伴蛇莲
- 白果根
- 白柳
- 野洋烟根
- 斑楮头红
- 羊角拗
- 白鸡肫
- 白八角莲
- 云南五叶参
- 库页悬钩子根
- 苔垢菜
- 白牛尾七
- 荠薴
- 盐麸子
- 野芫荽
- 野葡萄藤
- 杯苋根
- 全毛悬钩子
- 芸香
- 八股绳
- 燕麦灵
- 玉簪
- 荃皮
- 白花菜根
- 白菖
- 杯苋
- 野饭豆
- 白鹅膏
- 獭四足
- 药用狗牙花
- 曲花紫堇
- 兔耳风
- 越西川木香
- 冰糖草
- 野猪蹄
- 天竹黄
- 斑叶兰根
- 孔公孽
- 兔脑
- 白榄根
- 野灯草
- 罂粟壳
- 野靛
- 柄果槲寄生
- 太阳海星
- 羊黄
- 羽裂盾蕨
- 千屈草
- 宽羽线蕨
- 淫羊藿根
- 团叶鳞始蕨
- 土良姜
- 蔷薇根
- 野绿麻
- 天青地红
- 太白菊
- 头花杜鹃
- 芋
- 白云瓜叶
- 枪乌贼
- 云南希草
- 白果紫草
- 烟油
- 野厚朴花
- 硬骨藤
- 白菊花根
- 羊肺
- 银兰
- 银南星
- 一枝旗
- 杄木
- 八月札
- 玉米黑霉
- 土牡蛎
- 土附子
- 秧青
- 羊耳朵叶
- 全叶青兰
- 一叶萩
- 白叶刺根
- 云实根
- 羌活鱼
- 豚卵
- 野鸡草
- 野鸦椿
- 百两金
- 药王茶
- 白山苔
- 八仙过海
- 八月炸
- 云苔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