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茅果
《*辞典》:巴茅果
拼音注音
Bā Máo Guǒ
别名
牛草果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虫瘿全年均可采集。
原形态
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根茎横生,具叶鞘,常在鞘内生有虫瘿,肿大如竹笋形。秆无毛,节下具白粉。叶鞘无毛或仅边缘疏生纤毛;叶片披针状线形;长25~60厘米或更长,宽15~3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粗糙,主脉阔,白色。圆锥花序顶生,宽大而稠密,长30~50厘米,分枝纤细;每节着生2小穗,一具长柄,一具短柄;基盘上有白色丝毛,长于小穗;第1颖渐尖,有脉2~3条,中脉不明显或缺;第2颗与第1颖相似,有脉3条,中脉明显而粗糙;不孕花的外稃披针形,较颖稍短;结实小花的外稃短尖,先端2齿裂,齿间有一长约1厘米的芒;内稃卵形,长不及1毫米。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或草地。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安徽、江苏等地。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顺气,发表,除瘀。
复方
①治月经不调:巴茅果五钱至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五钱。
②治小儿疹出不透:巴茅果三个。煎水服。
③治小儿疝气:巴茅果三个,茴香根五钱,香附米三个。蒸甜酒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九头草
- 酒饼婆
- 梧桐
- 玫瑰花
- 喜树果
- 刺苋菜
- 化血胆
- 消毒药
- 对叶草
- 扁豆叶
- 豪猪肉
- 桃耳七
- 木鳖子根
- 白兰花
- 倒扣草
- 半枫荷
- 木半夏
- 土沙参
- 土当归
- 金钱草
- 铧头草
- 千里找根
- 茶条槭
- 桃花
- 胎生铁角蕨
- 玉带根
- 竻苋菜
- 竹兰草
- 秦岭冷杉
- 兔儿风
- 毛女贞
- 乌口树
- 冰糖
- 关白附
- 蔷薇枝
- 红靛
- 兔肝
- 蛴螬
- 老虎姜
- 棉子油
- 千层塔
- 羊蹄甲
- 甜叶菊
- 厚皮树
- 台湾海棠
- 绿南星
- 羊蹄肉
- 草石蚕
- 左黑果
- 密蒙花
- 紫荆花
- 藤梨根
- 秋葵
- 菊叶三七
- 泉水
- 糖芥
- 羌活鱼
- 半夏曲
- 七叶一枝花
- 柄马勃
- 藤子甘草
- 蕲蛇
- 红骨参
- 蠵龟血
- 大人血七
- 糖茶藨
- 藤仲
- 甜草
- 柞木根
- 千金藤
- 田葱
- 藤金合欢
- 猫眼草
- 续随子叶
- 台湾牛奶菜
- 吉林乌头
- 松花粉
- 白珠树
- 白杨叶
- 木棉皮
- 柠鸡儿
- 细叶桉果
- 喜鹊肉
- 百尾笋
- 倒触伞
- 荞麦七
- 花松萝
- 姜炭
- 团花龙船花
- 七角白蔹
- 木麻黄
- 吴茱萸叶
- 疳积药
- 蓝花子
- 木锦鸡儿
- 琉璃枝
- 屈头鸡
- 全叶青兰
- 翠云草
- 田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