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竻薳
《*辞典》:白竻薳
拼音注音
Bái Lè Yuǎn
别名
白茨叶(《分类草药性》),白竻花叶(《福建中草药》)。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刺三甲"条。
性味
《本草求原》:"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
治痈肿,疗疮,疥癞,创伤,胃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梗:洗螆癞。"
②《本草求原》:"梗:治烂脚,螆疥,消疮。"
③《分类草药性》:"叶:涂刀伤,生肌。"
④《生草药手册》:"洗皮肤热毒。"
⑤《福建中草药》:"消肿解毒。"
用法用量
外用:煎汤洗或捣敷。内服:煎汤,3~5钱。
复方
①治腿脓疡:鲜白竻薳适量,和冷粥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蛇头疔:鲜白竻薳适量,冷饭少许,共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③治项痈:鲜白竻花嫩叶加红糖、食盐、冷米饭,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④治胃痛:白竻茎叶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青蒿子
- 青皮
- 小金牛草
- 青皮树
- 蛾眉石凤丹
- 蛇床子
- 雀梅藤根
- 青檀香
- 鼠肝
- 雀脑
- 四叶草
- 鱼胆草
- 蛇葡萄
- 自然铜
- 蛇附子
- 鹅首马先蒿
- 红血藤
- 败火草
- 糠谷老
- 苦楝寄生
- 响叶杨
- 鹧鸪菜
- 林背子
- 玳瑁
- 峨屏草
- 木香花
- 华山矾根
- 自来血
- 鲨鱼胎
- 升药底
- 地钱
- 将军树
- 蜣螂
- 蛇退步
- 鳖脂
- 青果
- 遍山红
- 青蒿囊虫
- 蝙蝠葛
- 鸊鷉
- 鸜雉
- 鹅涎
- 绵毛马兜铃
- 山杨树皮
- 红梗草根
- 鲨鱼心
- 麒麟吐珠
- 酸石榴
- 青头菌
- 鸦葱
- 水黄连
- 长毛风毛菊
- 香樟果
- 大叶黄杨
- 青木香
- 矮子常山
- 光石韦
- 蜡梅花
- 衡州乌药
- 驱风通
- 龙舌箭
- 柚树寄生
- 鸭脚蓼
- 老君须
- 鸭屎树
- 新疆卫矛
- 白花铁线莲
- 棵麻
- 鹅蛋壳
- 十三年花
- 桂竹糖芥
- 鸭脚板草
- 大叶接骨藤
- 山蒟
- 蜀漆
- 蕗蕨
- 牛血
- 鹅脚板根
- 鞭叶耳蕨
- 鸭脚茶
- 鳙鱼
- 边缘鳞盖蕨
- 鼠李皮
- 鄂西天胡荽
- 韭菜子
- 蜘蛛抱蛋
- 蜀葵花
- 蜀葵根
- 苦瓜子
- 鳝鱼骨
- 醉鱼草
- 蜀葵子
- 蚌粉
- 紫靛
- 蚤休
- 篦子草
- 鼬瓣花
- 凤仙花
- 猪蓼子草
- 鳣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