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
《中华本草》:秃鹫
拼音注音
Tū Jiù
别名
狗头鹫、座山雕
英文名
bald Vulture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秃鹫的肉或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gypius monach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捕获后,剖腹除去内脏和羽毛,肉入药。
原形态
秃鹫,大型猛禽。通体大都乌褐色。头被以乌褐色绒羽;颈裸部分呈铅蓝色,皱领淡褐近白。背、肩、腰、尾上覆羽均暗褐;翼上覆羽以及次级和三级飞羽也均暗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尾羽暗褐色,羽轴黑褐色;胸前密被以毛状绒羽,两侧各有一明显的一束蓬松的矛状羽。胸腹各羽微具较淡色纵纹;肛周和尾下覆羽褐白色;覆腿羽黑褐色。嘴黑褐,蜡膜铅蓝色,脚和趾珠灰色,爪黑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上的高山草原和山麓一带。单独或4-5只一起取食兽类尸体。在松树上营巢,每产1-2卵。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等地。也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及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
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类(lipid)等。
性味
味酸;咸;性平
归经
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
滋补养阴;消瘿散结。主肺结核;甲状腺肿大;眼花目眩
用法用量
内服:肉:炖熟食用,100-200g。骨:烧存性研末,10-15g。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滋补养阴的功效。主治肺结核。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干漆
- 多花八角莲
- 岗边菊
- 独花兰
- 杠香藤
- 果上叶
- 枸杞叶
- 柑叶
- 岗梅叶
- 广玉兰
- 暴马子
- 多花景天三七
- 多花猕猴桃茎叶
- 桂花子
- 感应草
- 桂树根
- 栝楼子
- 广豆根
- 广防己
- 桂花枝
- 枸骨叶
- 橄榄根
- 大唇香科科
- 干蕨鸡
- 广香藤
- 枸骨根
- 广西十大功劳
- 杠板归
- 多花猕猴桃
- 桂木根
- 干贝
- 栝楼
- 干蟾
- 多花猕猴桃根
- 橄榄核
- 广东土牛膝
- 大半边旗
- 榠樝
- 丁公藤
- 拐芹
- 橄榄露
- 枸骨树皮
- 柑皮
- 大叶狼豆柴叶
- 枸骨子
- 大九节铃
- 搬倒甑
- 大乌泡
- 桂竹香
- 挂兰
- 广藤根
- 大一枝箭
- 金丝桃果实
- 枸橘叶
- 广西莲座蕨
- 大人血七
- 桂花跌打
- 桂叶素馨
- 桄榔子
- 长梗千里光
- 桂子
- 大叶花椒茎叶
- 大团囊虫草
- 大叶楠
- 广枣
- 梗花雀梅藤
- 滚龙草
- 狗乳汁
- 弓果藤
- 橄榄仁
- 干檀香叶
- 多花胡枝子
- 根辣
- 多足蕨
- 大叶排草
- 大发汗
- 大叶金花茶叶
- 大叶子
- 大叶酸藤子
- 干旱毛蕨
- 桂丁
- 桂花露
- 大九股牛
- 广西过路黄
- 多花沿阶草
- 大乌金草
- 蛤蚧
- 构树
- 大一箭球
- 滚山虫
- 干姜
- 大叶千斤拔根
- 大叶花椒
- 广东升麻
- 枸橘核
- 青果
- 大叶蛇总管
- 广东万年青
- 大三叶升麻
- 桂皮紫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