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胆
《*辞典》:石龙胆
拼音注音
Shí Lónɡ Dǎn
别名
蓝花地丁、紫花地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岩龙胆(《种子植物名称》),鬼点灯、六月绿花草、绿花草(《四川中药志》),米布带(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龙胆科植物石龙胆的全草。春末夏初采取巳开花的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达10厘米左右,丛生。茎和枝均为紫红色。单叶对生,无柄;圆形至卵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先端尖,全缘,两面有白色细柔毛。花单生于枝顶,蓝紫色;花萼管状,5裂,具白色柔毛;花冠钟状,5裂,褶全缘或2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1室,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伸出花萼外,唇形状开裂,内有种子多数。花期春、夏间。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分布山西、陕西、河北、江苏、四川。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辛,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肠痈,疔疮,痈肿,瘰疬,目赤肿痛。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凉解毒。治一切恶疮,疔肿,瘰疬,无名肿毒及火眼。"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4钱(鲜者O.5~1两)。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
痈疽己溃及虚寒者忌用。
复方
①治瘰疬疔疮,发背诸肿:石龙胆、白蒺藜。为末,油凋敷。
②治肠痈未化脓者:石龙胆、红藤、黄酒。水煎温服。(宜忌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石龙胆
拼音注音
Shí Lónɡ Dǎn
别名
蓝花地丁、紫花地丁、鬼点灯、绿花草、六月绿花草、龙胆地丁、米布带、小龙胆、细蛇药、兰桃花、千线花
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鳞叶龙胆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a squarrosa Ledeb.采收和储藏:春末、夏初采收开花的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一年生细弱小草本,高3-8cm。茎黄绿色或紫红色,分枝多,铺散,斜升,全株被腺毛。基生叶呈莲座状,在花期枯萎,宿存,叶片倒卵形,长约1cm,宽约5mm;茎生叶小,外反,对生,无柄;叶片倒卵形至圆形,长约7mm,宽约5mm,先端急尖带短尖头,基部渐狭,两面均被白色细柔毛。花多数单生于分枝的顶端;花萼钟形,长约5mm,先端5裂,裂片卵圆形,先端尖锐,裂齿间收缩;花冠钟形,淡蓝色或白色,长8-10mm,5裂,褶全缘或2裂,较花冠裂片短;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宽椭圆形,花柱短,柱头2裂,外反。蒴果倒卵形,长3.5-5.5mm,有柄,果先端有齿状翅.两侧边缘有狭翅,基部渐狭收缩成柄,柄长达8mm。种子黑褐色,表面具白色光亮的细网纹。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4200m的向阳山坡干草原、河滩、路边灌丛及高山草甸。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除西藏自治区外)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全草卷曲。根细小,棕色。茎纤细,近四棱形,多分枝,表面及黄色或黄绿色,密被短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色。叶对生,基部合生成筒而抱茎;脱落或破碎,完整叶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反卷,具芒刺,边缘软骨质,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质脆,易碎。单花顶生;花萼钟状,5裂,裂片卵形,先端有芒刺,花冠钟状,长约8mm,裂片5,卵形,先端锐尖,褶三角形,淡黄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
苦;辛;性寒
归经
肺;肝;心经
功能主治
解毒消痈;清热利湿。主疔疮疖肿;瘰疬;无名肿毒;蛇咬伤;肠痈;目赤肿痛;黄疸;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注意
痈疽已溃及虚寒者忌用。
各家论述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凉解毒。治一切恶疮,疔肿,瘰疬,无名肿毒及火眼。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土中闻
- 土牡蛎
- 石首鱼
- 繸瓣珍珠菜
- 土草果
- 土麦冬
- 蒜梗
- 石首鱼鲞
- 索骨丹
- 土香榧
- 土千年健
- 菘菜
- 粟糖
- 兔皮毛
- 砂仁
- 算盘子
- 莳萝苗
- 土丹参
- 土金耳环
- 天冬
- 土牛膝
- 素兴花
- 天南星
- 土细辛
- 苏铁根
- 珊瑚草
- 大雪上一枝蒿
- 肾萼金腰
- 穗花蛇菰
- 席草
- 石韦毛
- 台湾泡桐叶
- 马铃根
- 土茶
- 石鮅鱼
- 石鲫
- 土八角
- 穗花杉种子
- 兔打伞
- 吐铁
- 兔耳风
- 石鳖
- 土黄连
- 海龙
- 景天三七根
- 臭蒿
- 庐山楼梯草
- 紫花卫矛
- 庐山香科科
- 杏仁
- 广西莪术
- 舒筋草
- 细叶刺针草
- 小药木
- 蛇含
- 小泡通树
- 黄花虱麻头
- 毛草龙根
- 踏膀药
- 炙黄芪
- 牛骨
- 白刺
- 毛鬼头伞
- 葎草
- 蚕蜕
- 牛大力
- 紫玉盘
- 白侧耳
- 荚蒾
- 蔓荆子叶
- 棒棒木
- 沙柳
- 广东土牛膝
- 白头翁茎叶
- 尖药花
- 苏铁
- 石龙刍根
- 春不见
- 荔枝
- 紫楠
- 栀子叶
- 菘子
- 白接骨
- 沙茴香
- 黄山鳞毛蕨根
- 甘蔗皮
- 娃娃鱼
- 闹狗药
- 阿胶
- 扶桑叶
- 光里白
- 糕菜
- 豆角柴
- 木耳
- 鮧鱼
- 大黄草
- 青蒜
- 滚山虫
- 五色草
- 桉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