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蛇
别名
平卧阴石蕨
来源
蕨类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阴石蕨Humata ropens (L. f.) Diels,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除去叶和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清热利湿。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白带,吐血,便血,尿路感染,肺脓疡;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1~2两,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毛蛇
拼音注音
Hónɡ Máo Shé
来源
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阴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mata repens(L.f.)Diels[Adiantum repens L.f.]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去附叶和须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5-20cm。根茎长而横生,被密伏红棕色、披针形鳞片,盾状着生。叶远生;叶柄长5-10cm,红棕色,疏被鳞片,老则几光滑;叶片革质,卵状三角形,长5-10cm,基部宽3.5-5cm,向先端渐尖,两面光滑,半二回羽状分裂;羽片6-10对,基部1对最大,近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圆钝头,基部不等宽,短楔形而下延,常向上弯弓,上方常为钝齿牙状;下方深裂,一回小羽片3-5片,基部下侧1片最长,约1-1.5cm,长圆形,圆钝头,略斜向下,全缘或有浅裂;从第2对羽片向上渐短,长圆披针形,先端有锯齿,边缘浅裂;叶脉背面明显,羽状分叉。孢子囊群沿叶缘着生,羽片先端有3-5对;囊群盖半圆形,棕色,略有光泽。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900m的山谷溪边树上或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清热利湿;续筋接骨。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牙痛;吐血;便血;尿路感染;白带;痈疮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30-60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海南虎皮楠
- 红果冬青
- 核桃楸
- 红敷地发
- 红小麻
- 红子仔
- 红楤木
- 红曲
- 槲寄生
- 海盘车
- 昏鸡头
- 禾叶毛兰
- 海南砂仁
- 海南地不容
- 红川乌
- 旱莲花
- 杨梅根
- 海月壳
- 红叶甘橿
- 海底柏
- 红土子
- 红毛叶马蹄香
- 槐米
- 海带根
- 红接骨草
- 海参内脏
- 瓠子子
- 禾虫
- 红沙
- 海红
- 野甘草
- 旱前胡
- 红头翁
- 红子根
- 旱菜
- 河豚子
- 红果楠
- 红参
- 海人草
- 红枫荷
- 海白石
- 旱柳
- 海杧果
- 红直獐牙菜
- 海南三七
- 核桃楸果仁
- 海松子
- 红母猪藤
- 海康钩粉草
- 红山药
- 红楠
- 红簕钩
- 桦褶孔
- 槐枝
- 海藻石
- 横经席叶
- 海萝
- 盒果藤
- 红叶藤
- 海桑
- 红千层
- 红瑞木果
- 红对节子
- 红木香
- 桦革裥菌
- 河豚目
- 海岛苎麻叶
- 红娘子
- 红穿破石
- 红直当药
- 红云草
- 红梗草
- 旱冬瓜
- 红母鸡草
- 旱田草
- 红根
- 向日葵茎髓
- 槐白皮
- 槲叶
- 红土子皮
- 红杉皮
- 核子木
- 红厚壳
- 红筷子冠毛
- 海茜
- 活血连
- 红毛五加皮
- 海决明
- 海藻
- 红地榆
- 旱荷叶
- 红五加
- 槲实仁
- 红叶木姜子根
- 红梗草根
- 桦菌芝
- 核桃楸皮
- 海莲叶
- 红白二丸果
- 画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