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
《中华本草》:瓠子
拼音注音
Hù Zǐ
别名
甘瓠、甜瓠、净街槌、葫芦、龙密瓜、天瓜、长瓠、扁蒲。
英文名
pericarp of Hispid Bottle Gourd
出处
1.《唐本草》:瓠味皆甜,时有苦者而似越瓜,长者尺余,头尾相似。与甜瓠蒌体性相类,啖之俱胜冬瓜。2.《群芳谱》:瓠子,江南名扁蒲。就地蔓生,处处有之。苗、叶、花俱如葫芦,结子长一、二尺,夏熟。亦有短者,粗如人肘,中有瓤,两头相似。味淡,可煮食,不可生啖,夏月为日常食用,至秋则尽,不堪久留。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瓠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hispida (Thunb.) Hara [Cucubita hispid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叶互生;叶柄长达20cm,被毛;顶端有2腺体;卷须纤细,上部分2歧;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cm,不分裂或稍浅裂,边缘小齿。花单性,雌雄同株;花白色。雄花花萼筒漏斗状,裂片披针形,花冠裂片皱波状;雄蕊3,花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似雄花;子房圆柱状,密被粘质长柔毛。果实粗细均匀而呈圆柱状,稍弯曲,长60-80cm,绿白色,果肉白色。花期7-8月,果实8-9月。
生境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
果实含葫芦苦素(cucurbitacin)D[1].
药理作用
人服用煮熟的果实后20-40min可引起呕吐,9h后发生包性胃痛和腹泻,18h后恢复。分析结果提示与瓠子果实中葫芦苦素D含量高有关[1]。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利水;清热;止渴;除烦。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60-120g;或烧顾性研末。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
《千金·食治》:扁鹊云,患脚气虚胀者,不得食之。
各家论述
1.《千金·食治》:主消渴恶疮,鼻口中肉烂痛。2.《唐本草》:通利水道,止渴消热。3. 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大肠,润泽肌肤。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瓠子
拼音注音
Hù Zǐ
别名
甘瓠(《诗经》),甜瓠(《千金·食治》),净街棰(《清异录》),龙蜜瓜、天瓜(《滇南本草)),长瓠(《纲目》),扁蒲(《群芳谱》)。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瓠子的果实。夏季采收。
原形态
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软毛;卷须有分枝。叶互生,叶片心状卵圆形至肾状卵圆形,长10~40厘米,宽与长略相等,稍有角裂或3浅裂,先端短尖或钝圆,边缘具短齿,基部心形;叶柄长5~30厘米,顶端具腺齿2枚。花单生,夕开早萎;雄花具长柄,较叶柄为长;雌花柄较短。花萼长2~3厘米,萼漏斗状,5裂,裂齿狭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广卵形或倒卵形,长3~4厘米,宽2~3厘米,边缘皱曲。雄花雄蕊3枚,花药结合,一药具1室,另二药各具2室;雌花子房椭圆形,有绒毛,花柱短,柱头3枚,各2裂。果实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圆棒形,嫩时略柔软,绿色,老熟后,外皮变硬,呈白色或黄色。种子多数,白色,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平截或有2角。花期6月。果期7月。
生境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性味
甘,寒。
①《千金·食治》:"味甘,平,滑,无毒。"
②《唐本草》:"甘,冷,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微毒。"
功能主治
利水,清热,止渴,除烦。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
①《千金·食治》:"主消渴恶疮,鼻口中肉烂痛。"
②《唐本草》:"通利水道,止渴消热。"
③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大肠,润泽肌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2~4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
《千金·食治》:"扁鹊云,患脚气虚胀者,不得食之。"
复方
①治小儿初生周身无皮:用瓠烧灰,调油搽之。
②治左瘫右痪:瓠子烧灰,酒下。
③治痰火腿脚疼痛:瓠子烤热包之。
④治诸疮脓血流溃,杨梅结毒,横痃鱼口:瓠子用荞面包好,以火烧焦,去面为末,服之。(选方出《滇南本草》)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冬菊
- 血藤
- 接骨紫菀
- 苦木根
- 椎连栎
- 香草兰
- 柘木白皮
- 皱叶鼠李
- 短腺小米草
- 庵 (艹闾)子
- 饱饭花枝叶
- 高粱根
- 谷皮藤
- 青榨槭
- 半边藕
- 中华赛爵床
- 龙须藤
- 蕨
- 向日葵花托
- 姜三七
- 苹果叶
- 苦瓜子
- 败酱草
- 鲮鱼
- 钓杆柴
- 青蒿
- 虎骨胶
- 牛角瓜
- 凹朴皮
- 齿叶橐吾
- 小萹蓄
- 雁肪
- 小茜草
- 獐牙菜
- 香橼根
- 蛾眉石凤丹
- 苦楝皮
- 蒲圻贝母
- 雀头血
- 鼻血草
- 祖司麻
- 长松
- 阿尔泰扭藿香
- 龙牙楤木果
- 鹿皮
- 绒仙人球
- 舌状蜈蚣藻
- 福建柏
- 茖葱
- 莪术
- 土常山
- 青酒缸根
- 牛心茄子
- 八角枫根
- 蚌兰叶
- 人头七
- 麻牛膝
- 黎豆
- 紫茎
- 骨碎补毛
- 红花山牵牛
- 鳖甲
- 蜂蝇
- 铜牛皮
- 蚕砂
- 降真香
- 辣椒叶
- 早谷藨
- 苦楝花
- 蓝猪耳
- 青骨藤
- 白马阴茎
- 腐沫
- 牛耳岩白菜
- 短小蛇根草
- 苦绳
- 荷青花
- 竹卷心
- 千金藤
- 赤阳子
- 帚菌
- 矮脚龙胆
- 黑头草
- 日中花
- 雪猪油
- 白牛胆根
- 短穗兔耳草
- 高粱乌米
- 鸭跖草
- 盘羊睾丸
- 牛肾
- 钩凝菜
- 鸬鹚(鸬鹚)
- 马蹬草
- 楸木果
- 花蕊石
- 蒲黄
- 鸡爪芹
- 龙珠根
- 黑龙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