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头菜根
《*辞典》:树头菜根
拼音注音
Shù Tóu Cài Gēn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鹅脚木叶"条。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治肝炎,痢疾,腹泻,疟疾,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注意
孕妇忌服。
复方
治黄疸型肝炎:树头菜、鬼针草、小黄散。水煎服。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树头菜根
拼音注音
Shù Tóu Cài Gēn
英文名
Root of Unilocular Crateva
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树头菜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teva unilocularis Buch.Ham.[C.religiosa auct.non Forst.f.]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树头菜,落叶无刺乔木,高达10m以上。指状复叶;具长柄;小叶3枚,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3-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背灰绿色伞房花序顶生;花大,杂性,直径5-7cm,初绿黄色,后变淡紫色;萼片4,下部与花盘粘合;花瓣4,卵形或矩圆形,先端钝或短尖,有柄;雄蕊无数,与雌蕊柄的基部合生;子房具柄,1室。浆果近球形,直径2.5-4cm。种子多数。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栽培于村边道旁。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湿活络;止痛。主肝炎;痢疾;腹泻;尿路结石;扁桃体炎;风湿性关节炎;胃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海菜
- 紫金莲
- 虾筏草
- 大飞扬草
- 霸王鞭
- 紫云英
- 角翅卫矛根
- 掌裂秋海棠
- 红花小独蒜
- 龙虱
- 铁筷子
- 一枝黄花
- 龟胆汁
- 白鹅膏
- 爬山猴
- 破布木
- 血叶兰
- 全缘凤尾蕨
- 大独叶草
- 武靴藤
- 鸡嗉子
- 阔叶假参
- 北沙参
- 橘红
- 狗脑
- 樟梨
- 鸡骨柴叶
- 柠鸡儿
- 鳢鱼
- 冬瓜
- 香槐
- 老虎耳
- 破骨风
- 青丝线
- 菠萝根叶
- 过江龙子
- 秤砣梨根
- 花红叶
- 片鸡尾草
- 红铧头草
- 梧桐
- 葡萄
- 知母
- 黄瓜
- 蒺藜根
- 蒲桃壳
- 金钮扣
- 大叶树萝卜
- 美味牛肝
- 麻蕡
- 鹿葱
- 百解藤
- 百两金
- 董棕粉
- 狭叶垂头菊
- 长管香茶菜
- 扁樱桃
- 小天蒜
- 水牛角
- 胡萝卜
- 芋
- 蚕豆壳
- 豨莶草
- 白龙头
- 瑞苓草
- 少花腰骨藤
- 石龙胆
- 无花果叶
- 两面青
- 杯苋根
- 番杏
- 鲎肉
- 驴蹄草
- 咸秋石
- 华卫矛
- 苦甘草
- 溪黄草
- 雪猪骨
- 青棉花藤叶
- 高脚落山箕根
- 云南美登木
- 黑鳞大耳蕨
- 中华剑蕨
- 鸢油
- 水火麻
- 葛藟根
- 鸡大腿
- 蚂蚁花根
- 地锦槭
- 蜀漆
- 寒莓根
- 树地瓜
- 长叶丹参
- 紫花芥子
- 米伞花
- 漆大姑
- 柠檬桉
- 虫笋
- 麻栎
- 鸭胆